其實這樣的訓練方式,對于曹老來說,也是近年訓練業(yè)余樂隊總結出的經(jīng)驗。曹老從莫斯科音樂學院留學歸來,一直是上海專業(yè)樂團的指揮,一生中絕大多數(shù)時間和專業(yè)音樂家打交道,排練時不需要作很多知識性介紹。自從受市教委之邀接觸了學生樂隊以后,他開始考慮應該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皩τ跇I(yè)余樂隊,你不能一味反復地要求他們‘再來一遍’”曹老說,“不是僅僅告訴他們應該做到怎樣,而是應該讓他們明白應該怎樣做!睘榇,曹老親自做了大量的“功課”。
為了總譜上的一些困難片段,如“娘子軍操練”中的一段小號獨奏,曹老看演奏員攻不下來,就回家專門編了幾段訓練目的很明確的練習曲讓演奏員練習;有些作品篇幅龐大,演奏員一時無法把握總體結構,曹老就讓大家尋找各自聲部的強音和弱音的數(shù)量并分表列出,以幫助大家對作品有一個總體印象;他還把每個主題旋律單獨列出,并在譜子旁標上情緒標記。有的還配上他自己編的口訣:“邊聽、邊看、邊靠?恳魷,靠平衡,靠音色,靠氣息”。“善聽才善靠,用耳又用腦,能靠會靠寶中寶”。
這樣的自編口訣,曹老非但用心寫下,還連同樂譜片段,請人用電腦壓縮編排在一張紙上,印發(fā)給大家。他說:“給他們看,也要考慮他們的方便。打印在一張譜紙上,他們就不會搞錯!
這樣的“功課”,以前在指揮專業(yè)樂隊時是完全不需要的,但現(xiàn)在曹老卻深感必要。事實上曹老在指揮業(yè)余樂隊時,所費心思遠遠超出指揮專業(yè)樂隊。平時常有人問他,作為一個成就卓越的專業(yè)指揮,為什么又去指揮學生樂團呢?曹老則說:“在我國,交響樂還需要普及。普及是開墾、是植樹、是鋪路。這是一個指揮家的天職!
曹老面對的是樂隊,卻又是一項神圣的事業(yè)。因此他始終認真對待,認真行事。他常對樂隊隊員說:當你拿起樂器坐在臺上,你就是一個音樂家。即使你是業(yè)余的,你也得像專業(yè)音樂家一樣地嚴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