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時期,是他首先創(chuàng)作出天津市第一首抗非典歌曲《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繼而,在家中又召集了40余位詞曲作家進行動員,組成“王莘抗擊非典新歌創(chuàng)作組”,并從家中拿出兩萬余元,將19首歌曲制成3000張CD光盤,送至北京小湯山醫(yī)院和天津海河醫(yī)院……
2004年,他獲得“天津市老干部先進個人”的榮譽。2005年市委宣傳部在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特別發(fā)出通知,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開展向王莘同志學習的活動。今年,天津市委宣傳部、市文聯(lián)又將“紀念王莘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70周年”納入工作重點。他也擬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曲及創(chuàng)作經(jīng)驗進行整理,向黨匯報……
王老遠行,驚動、震撼了許多人都來為您送行。忘不了!您是享受副省級醫(yī)療待遇并有著較高聲望的專家,生活是有特殊保障的。可是您太苛求自己了,看病的費用您總是自己先行墊付,出門辦事、輔導寧可自費“打的”,也不用公車。您說:“下崗職工還很多、國家也不富裕!泵看沃醒胗嘘P部門及外地專家來訪,例行的宴請、應酬沒有向組織報銷過一分錢。您嚴格要求子女,從不為子女、親友向組織和單位提任何要求,也不許子女以自己的地位、影響謀求私利。就連改善自己的住房也是讓孩子們集資解決的。
在天津幾個高等學校上學的學生撕心裂肺痛哭著來為您送行。記得,2003年河北曲陽、易縣等革命老區(qū)共有56名孩子考上大學,但學費又困擾著孩子們。王莘知道這個情況后,動情地說,不能讓老區(qū)的孩子受委屈。他讓老伴推著自己坐的輪椅,奔赴老區(qū)。那是正常人都難熬的盛夏酷暑,他卻利用自己的聲望、影響,游說各方籌集到45萬元錢捐助孩子們上學。當在天津上大學的幾個貧困大學生報到后,即找到王老家,一進門就驚呆了,王老癱瘓、老伴是動過兩次手術的癌癥病人。孩子們滿臉掛著淚水喊著爺爺、奶奶便跪在地上。王莘說:“孩子們,這就是你們的家,你們好好學習就是對我的報答!
“王莘音樂創(chuàng)作基金會”的同志們來了,為了獎勵支持優(yōu)秀歌曲創(chuàng)作,您拿出了全部積蓄……
您曾經(jīng)戰(zhàn)斗過的革命老區(qū),河北平山的鄉(xiāng)親們來啦。他們忘不了在家鄉(xiāng)受災時,您在津募集了5000箱方便面和衣物,親自去送給他們……
您是行吟者、吹號者,也是跋涉者、戰(zhàn)斗者,您謳歌自由、謳歌黎明、謳歌太陽、謳歌祖國、謳歌未來、謳歌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情愛人生。旋律是您跳動的脈搏,奉獻彰顯著您的活力和激情。您在高亢、悲壯的音樂中遠行,您閃光的精神是留給我們看得見的、永遠不朽的生命。
王老,您遠行啦!但音樂是永存的,音樂能夠留住時間,留住生命。王老!您慢行,在《歌唱祖國》響起之處,都是我們在為您壯行。▉碓矗褐袊囆g報 作者:孫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