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京胡,王老給記者展示了他收藏的部分“寶貝”。在一間屋內(nèi),一面墻上掛滿了他收藏的京胡,給人感覺像是進(jìn)了戲班或者是京胡展覽館。王老說,他現(xiàn)在收藏了40多把京胡,年代最近的是上世紀(jì)50年代,最遠(yuǎn)的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為了這些“寶貝”,他著實費了一番功夫,錢也花費了不少。
王老拿起一把京胡告訴記者,這把京胡是演奏京胡的大師楊寶忠用過的,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歷史,上面還有“楊寶忠”的刻印,“忠”字已經(jīng)有些磨損,這是演奏時經(jīng)常摩擦那里造成的。為了找這把京胡,他經(jīng)過多方打聽,中間隔了四個人才找到它以前的主人,“對方也很愛惜,我好不容易才收購過來!闭f著,王老很是愛惜地?fù)崦?/P>
“還有這把,是專門制作京胡的大師史善朋制作的,里面還有他的印,這手藝好啊!蓖趵现钢前丫┖系挠,臉上有些陶醉。
記者看到,這些京胡基本保存完好,王老在上面貼了標(biāo)簽。哪把京胡是什么年代的,有多大的價值,哪位大師使用過,都有詳細(xì)列明。
喜歡制作京胡常無償送給同道中人
除了收藏京胡,王老還有一點小愛好,就是平時喜歡寫點東西。目前,他正在寫一本書,主要是用順口溜的形式描述社會和生活百態(tài),簡短順口,卻含有他對人生的一些感悟。
“但是,收藏京胡還是我最大的愛好!蓖趵险f,這個愛好他已經(jīng)保持20多年,但只收藏年代有些遠(yuǎn)的和名師、大家使用過的。
除收藏外,因為年輕時學(xué)過這方面的手藝,王老閑不住時,還喜歡自己制作京胡,并且對于那些真切地喜歡京劇的票友,或者社區(qū)劇團(tuán)里有缺少京胡的,王老都會無償贈送一把他親自制作的京胡。
現(xiàn)在,王老在附近已是小有名氣,參加了好幾個票友活動社團(tuán),有時候在家里感到有些無聊時,就自己拉一段。
最后,王老感嘆道:京劇這樣的好東西,越多人喜歡越好,可是現(xiàn)在了解京劇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真怕哪一天,京劇突然就消失了。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dá)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dāng)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