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幕喜歌劇,霍夫曼斯塔爾編劇,理查斯特勞斯譜曲,1911年1月26曰在德累斯頓的皇家歌劇院首次公演。1913年12月9曰,在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
斯特勞斯是一位有著深謀遠慮的音樂家。有過一段軼事說,當《玫瑰騎士》在德累斯頓宮廷歌劇院簽定首演契約時,斯特勞斯曾提出一個附帶條件,就是此后十年的每一樂季,必須上演四次《莎樂美》與《艾蕾克屈拉》兩部歌劇。斯特勞斯在當時發(fā)表的一封公開信中曾說:“從前有過作曲者完全順從歌劇經理人意志的時代,但這種時代已成為歷史陳跡!笨墒遣恍业煤,斯特勞斯的附帶條件,最后還是沒有被采納。
在斯特勞斯的歌劇中,雖有妙筆生花般的寫作技巧,但過于深奧莫測,以致在歌劇院演出時,不容易被觀眾所了解。
斯特勞斯的傳記作者史泰尼哲曾批評斯特勞斯分辨不清什么是“耳聽”的音樂與“眼見”的樂譜,這真是一針見血的評語。當拿著他的總譜默讀時,覺得精彩非凡;但拿來實際演奏時,則感到雕琢過于微細復雜,無法產生想象中的美感與效果。
《玫瑰騎土》也正如斯特勞斯的其他歌劇作品一樣,有一些德國評論家也指出在音樂的進行中,無法聽清楚歌詞在講些什么。即使《玫瑰騎士》中也有這一些缺陷,但今曰已證明這是斯特勞斯的歌劇作品中,最受大眾歡迎、演奏次數也最多的成功之作。尤其第二幕所奏的《玫瑰騎士圓舞曲》,就常單獨在音樂會中演奏,還編曲成各種器樂的獨奏曲。
劇中人物
費爾德瑪莎琳 公爵夫人 女高音
奧克斯 費爾德瑪莎琳表兄 男低音
奧塔維安 青年貴族伯爵 女中音
法尼納爾 富商 男中音
蘇菲 法尼納爾的女兒 女高音
瑪麗亞納 女管家 女高音
瓦爾查奇 詐取錢財的意大利商人 男高音
安妮娜 瓦爾查奇的同謀者 女中音
歌手 男高音
警官 男低音
公證人、旅館主人、女帽商、貴族孤兒等人由女高、中、低音扮裝,其他商人、小孩、侍役、小黑奴等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