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聽歌曲《南來的風》,以為這是一首“小清新”風格的作品。歌曲伊始,一陣清脆的琶音過后,嗓音清爽干凈的深圳女歌手陳笠笠用不施鉛華的手法將這首歌曲演繹出了民歌的味道。
然而,對照著歌詞仔細聆聽《南來的風》,又能聽出更加豐富的藝術況味,不僅用詞考究而富有新意,而且感情層層遞進,傳遞出了對深圳這塊熱土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期待。
當記者電話采訪詞作者陳貌的時候,他剛剛看完十八大開幕式的直播不久,心潮久久難平。陳貌是不折不扣的“老深圳”。早在1968年,他所在的部隊就駐扎在如今的深圳平湖。改革開放后,陳貌曾擔任《經(jīng)濟日報》廣東記者站站長,多次來深圳采訪,耳聞目睹了發(fā)生在這里天翻地覆的變化。陳貌說:“藝術來源于生活。作為一名特區(qū)的老黨員,我對這塊土地有著深深的愛,《南來的風》這首歌曲就是情動于衷的音樂結晶。”
“是你推開第一扇窗口,吹進清新抹去塵跡。是你喚醒沉睡的邊陲,告別荒蕪迎來花季……”陳貌為記者再次吟誦起了這些朗朗上口又意味無窮的歌詞。前不久,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一句話帶給了陳貌很多啟示。莫言說:“作家是屬于人民的,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思考!标惷舱f,自己的創(chuàng)作也從來不去迎合什么,而是力求發(fā)自內(nèi)心。在《南來的風》中,他就是從自己的真切感受出發(fā),表達深圳人忘不了黨、感恩中國改革開放的心情,他說:“我相信我的感情和很多深圳人的情感是一致的,歌聲會在大家的心中產(chǎn)生共鳴!
在《南來的風》中,堪稱“神來之筆”的是歌詞中詞性的轉(zhuǎn)換。“吹進清新抹去塵跡”和“趕走瘦瘠,鋪開富麗”等句子中,把“清新”和“富麗”這樣的形容詞作為名詞用,一下子帶活了歌詞的意境。
《南來的風》曲作者李小兵是一位年輕的音樂博士,曾經(jīng)與陳貌有過很多合作。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這對藝術“忘年交”在音樂形象定位、曲風、音樂結構、音程設計上進行了反復的探討。他們希望把這首歌曲演繹為通俗風格,但要既不流俗,又不保守,而是時尚、大氣,帶有國際元素。因此,演唱者陳笠笠在歌曲開始部分唱得比較柔情,而在副歌則逐漸寬廣起來,對情感產(chǎn)生了放大效應,歌曲有一種海浪層層推進、逐漸進入高潮的感覺。
在采訪最后,陳貌頗為感懷地說:“深圳是改革開放的縮影,是民族復興的試驗田,音樂就應該盡情謳歌這樣的偉大實踐。這是《南來的風》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深圳特區(qū)報/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