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園向北京交響樂團移交中山公園音樂堂管理使用權簽字儀式日前舉行。作為中國音樂藝術領域的翹楚樂團,北京交響樂團正式入主皇家園林中山公園,在中山公園音樂堂建立了自己的“家”,解決了日常排練、演出等一系列束縛、制約樂團長遠發(fā)展的問題。
成立于1977年的北京交響樂團,經(jīng)過35年藝術歷練,已經(jīng)成為國內(nèi)一支頗具影響力的知名樂團。樂團常年在全國各地舉辦巡演,積極推進古典音樂藝術普及,F(xiàn)如今,樂團平均每年能演出逾百場。以2012年為例,樂團大手筆推出百場演出季,觀眾人數(shù)達10余萬人次,票房占有率近80%,培養(yǎng)了一批忠實的古典音樂觀眾。
作為北京一張重要的文化名片,樂團多次代表國家及首都參加大型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在倫敦北京文化周期間,樂團與倫敦愛樂樂團共同為倫敦觀眾奉獻了一場音樂饕餮盛宴,充分展示了中國交響樂團的實力和風采。今年9月,樂團展開第六次歐洲巡演,從北京奔赴土耳其,之后轉(zhuǎn)戰(zhàn)德國科隆、沃爾夫斯堡、柏林,成功進行五場商演,讓中國樂聲在歐洲大地上留下一次次精彩的回響,提升了中國樂團在世界的影響力。
北京交響樂團的銳意進取和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然而樂團在硬件設施配置上的不足,日漸成為樂團未來發(fā)展的掣肘因素。多年來,樂團無固定排練及演出場所,僅在北京歌劇舞劇院租了一層樓作為辦公場所,作為樂團核心主體的排練廳也非常狹小,用北交團長、音樂總監(jiān)、首席指揮譚利華的話說,“但凡排練合唱作品,合唱隊員都得站到院子里唱,極大影響了排練效果!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懷和重視下,今年12月底,北京交響樂團與中山公園音樂堂實現(xiàn)強強聯(lián)合。
中山公園音樂堂是一座始建于1942年的老牌劇院。1999年,市委市政府斥資將這座古老劇院翻新為典雅、專業(yè)的古典音樂廳。十多年來,中山公園音樂堂已成為北京重要的高雅藝術演出場所之一,年演出場次達200余場,并相繼打造出“打開藝術之門”、“盛世音樂文化周”、“法國鋼琴節(jié)”、“九門爵士節(jié)”等品牌項目,尤其是每年夏天舉辦的“打開藝術之門”藝術節(jié),已成為美譽度、忠誠度“雙高”的品牌活動。
北京交響樂團入主中山公園音樂堂將是一次雙贏之舉,雙方將共同為推進首都文化建設獻力。北交團長、音樂總監(jiān)、首席指揮譚利華說:“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交響樂團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調(diào)整,實現(xiàn)了質(zhì)的飛躍。未來,樂團將進一步提升藝術水準,繼續(xù)發(fā)揮在對外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樂團將以打造世界一流交響樂團為目標,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發(fā)揮重要作用。”(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