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晚,悠揚、高亢的蘇格蘭風笛聲在天津大劇院飄響,來自英國的皇家蘇格蘭國立交響樂團,為天津觀眾送上了一場具有濃郁英倫風情的新年音樂會。
皇家蘇格蘭國立交響樂團是一個具有百余年歷史的英國名團,成立于1891年,最初名為“蘇格蘭交響樂團”。樂團是當今英國乃至歐洲最具知名度的樂團之一,其演奏的諸多電影音樂,如《迷魂記》《星球大戰(zhàn)》《泰坦尼克號》《七武士》《勝利大逃亡》配樂,更是世界影迷、樂迷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作品。
本次新年音樂會是樂團首次訪華,除了選擇具有英倫特色的曲目外,樂團還精心帶來了蘇格蘭的傳統(tǒng)樂器——風笛。蘇格蘭風笛是使用簧片的氣鳴樂器,廣泛出現(xiàn)在當?shù)氐幕槎Y、宴會、慶典等場合,是享譽世界的蘇格蘭民樂的代表,更是蘇格蘭高地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蘇格蘭風笛高亮、嘹亮,尤其適合情緒的撩撥。
當晚的音樂會,樂團首先以門德爾松的《第三交響曲“蘇格蘭”》開場。作為門德爾松旅居蘇格蘭的感懷之作,作品會集了這位音樂大師對蘇格蘭風景的描述、對該民族的理解。在樂團指揮兼藝術總監(jiān)安震恒的帶領下,樂手們還原性地演奏了這首經(jīng)典曲目,時而憂郁,時而歡快,并夾雜著蘇格蘭民間舞曲的元素。下半場,樂團演奏了英國作曲家彼得·馬克斯韋爾·戴維斯的《伴著日出的奧克尼婚禮》。曲目伊始,一名身著蘇格蘭傳統(tǒng)方格裙的風笛手,邊吹著風笛邊從觀眾席緩緩走向舞臺。在安震恒的指揮下,他與各樂器組配合默契,繪聲繪色地展現(xiàn)了一幅愛爾蘭婚禮的場景。值得一提的是,演奏期間,樂隊的首席小提琴手還時不時拿起身旁的威士忌品上一口,使全曲的生活氛圍更加濃厚。隨后,樂團獻上了埃爾加的名作《謎語變奏曲》。
在觀眾熱情的掌聲中,風笛手們在演出結(jié)束時返場,合奏了源自愛爾蘭民歌的經(jīng)典曲目《友誼地久天長》,悠揚、高亢的風笛聲仿佛把觀眾帶到了愛爾蘭廣闊的草原,傳遞出如回家般溫暖的藝術感受。(人民網(wǎng)天津視窗)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