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西莉亞·芭托莉(資料圖)
盡管之前就知道意大利歌唱家塞西莉亞·芭托莉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shù)節(jié)期間舉辦的唯一一場獨唱會一票難求,但現(xiàn)場聽眾的狂熱程度還是讓筆者深感驚訝。10月19日,有著“21世紀(jì)次女高音第一人”之稱的芭托莉傾情獻唱上海東方藝術(shù)中心。當(dāng)晚,一襲綠衣的她笑容可掬、顧盼神飛,眾多“粉絲”時而屏息凝神,時而忘情歡呼。
47歲的芭托莉生在一個音樂家庭,她的父親是羅馬歌劇院合唱團的成員,母親是抒情女高音。這樣的環(huán)境里長大的芭托莉耳濡目染,早早就顯示出過人的音樂天賦。1987年她首次登臺,在維羅納圓形競技場演唱歌劇。1988年,芭托莉在德國科隆歌劇院主演羅西尼的《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一舉成名,美國暢銷雜志《娛樂周刊》撰文稱贊她為“能夠撫慰人心的奇跡人物”。
提到芭托莉的成名之路,一位伯樂的扶持功不可沒,那就是奧地利著名指揮家卡拉揚。1989年,卡拉揚邀請芭托莉出演《b小調(diào)彌撒曲》。一次彩排過后,卡拉揚對她說:“你知道嗎,我感到活著真是幸福,因為我能聆聽到這種只有天上才有的聲音。”令人惋惜的是,卡拉揚未能等到正式演出就猝然離世,但他給予芭托莉關(guān)于音樂和人生方面的建議讓她受益終生。如今,被選為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藝術(shù)總監(jiān)的芭托莉把她的項目和想法引入音樂節(ji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能夠“再現(xiàn)卡拉揚時代的輝煌”,對芭托莉來說或許是彌補遺憾的一種方式吧!
芭托莉馳騁歌劇舞臺30年,首張專輯《羅西尼詠嘆調(diào)》便以20萬張的銷量創(chuàng)造了當(dāng)年古典音樂唱片發(fā)行的奇跡。嫻熟的技巧、寬廣的音域及強有力的爆發(fā)力使其在演繹女高音和女中音間游刃有余。至今,芭托莉已贏得了5個格萊美獎、10個回聲獎,以及德國班比獎等眾多國際獎項,唱片總銷量突破1000萬張!耙魳放c文字結(jié)合,再通過聲音實現(xiàn),如同講述一個故事。如果沒法表達出情感,人的聲音就是樂器。因此我一直堅持表演一些我覺得有感觸、有表達欲望的音樂作品。”芭托莉說。
此次上海之行,芭托莉并未選擇輝煌的歌劇選段,而是以19世紀(jì)意大利與法國的浪漫歌曲為主。除羅西尼、多尼采蒂、比才、貝里尼的多首作品外,她還在音樂會的最后安排了曼紐埃爾·加西亞的《走私客》等4首極少在中國上演的聲樂作品。在這些經(jīng)典唱段中,她溫暖明亮的高音、扎實有力的中音和輕靈游弋的高難度花腔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她用一首首不同風(fēng)格、意境的曲目,向人們訴說著一個個人生故事,對作品的深度挖掘和對聲樂的獨到見解讓所有觀眾為之陶醉。即使是不了解聲樂和聲樂界動態(tài)的人,通過這場演唱會也能感受到她無與倫比的個人魅力和在世界上當(dāng)之無愧的地位。事實上,當(dāng)晚的不少觀眾是她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時沒買上票,一路追到上海來的忠實擁躉。(中國文化報/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