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國舞蹈界權威專家資華筠先生應邀來島城做客,并接受了早報記者的專訪,她的傳奇經歷、過人的記憶力和對文化藝術的見解,都給記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談父親 他是布衣銀行家
資華筠生于1936年,她的父親是知名銀行家資耀華,他早年畢業(yè)于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后來曾求學于哈佛和普林斯頓。在金融界長期享有很高威望。
“父親是布衣銀行家,又是一個金融學者!辟Y華筠說,父親對自己對家人的要求都很嚴格,“最后寫自傳都是自己掏錢買稿紙,他解放前就有專車,但我們從來沒坐過他的車。朋友都很愛戴他,他卻‘君子之交淡如水’,尤其不參與他們的生意!
資華筠說,在她印象里榮毅仁先生曾給他們家送花,和父親關系不錯,上世紀80年代初資華筠為中央歌舞團拉贊助曾到榮毅仁辦公室對他說:“榮伯伯我們演出需要添置設備但經費不足,然后捏著兩萬元支票就回團里了。”此事被父親知道后,她被大罵一頓,“父親說,你怎么能去麻煩人家呢?那時候我在中央歌舞團做演出隊隊長,已經四十多歲了,但他還是毫不留情面地把我罵了一頓!
“父親與田漢是生死之交,但我一直到1983年才知道。當年他在日本留學時得了亞洲流感差點送命,田漢把他背到醫(yī)院,救過他的命,兩人關系很親密,但因為解放后我搞了文藝,反而疏遠了,也從來沒有告訴我他與田漢先生的關系。他反對這些拉拉扯扯的事。1983年父親得了癌癥開刀,臨手術前告訴我,田漢對他有恩,如果他醒不過來了,要我替他寫一篇文章,感謝田漢。他說如果不是因為你搞文藝,田漢與我是過命的交情,肯定會來往很多!
凡事要靠真本事,不拉關系,走旁門左道,這是父親對資華筠最大的影響,“一直到后來,我在全國性藝術比賽中當評委,不接受拜托,只要提意見,都是真心所想,實話實說,起初也引起一些非議,但時間長了,始終如一,大家也很信服。”
談母親 她把我們當成“寄宿生”
資家有三個女兒,資華筠的姐姐資中筠清華西語系畢業(yè),是知名的美國問題專家。妹妹資民筠北大物理系畢業(yè),是空間物理學科的學者。資家實現(xiàn)了許多知識分子的夢想: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學有所長,在各自的領域里有所建樹。而在資華筠看來,這既得益于父親的“身教”,又得益于母親的“言傳”。
資華筠說:“我的母親當過教師,所以她把我們當成寄宿生來教育,她有教育人的癮!彼哪赣H曾先后為三個傭人掃盲,“一直掃到能讀 《人民日報》!倍谂畠簜兊慕逃龁栴}上,長女資中筠算是典型。“《四書》《五經》小學之前就解決了,家里有英文教師,有法文老師,有高等數學老師,鋼琴彈了七年,你想想她的童年怎么過的?”“我姐姐在學問方面真是沒得說,她《資治通鑒》能背下來,所以她后來給毛澤東當翻譯不緊張,她說,我不是英文比人家好,是中文底子好!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