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婭·薩隆加
音樂劇《西貢小姐》的新歌《離開我》明在滬首度亮相,創(chuàng)作者表示—— “好的音樂劇是改出來的”
作為一部位居世界四大音樂劇之列的作品,《西貢小姐》雖然從未在中國上演過全劇,卻并不缺少粉絲。記者昨天獲悉,該劇將于明年在倫敦展開新一輪演出,為該劇創(chuàng)作的新歌《離開我》,明天將在上海大劇院首度公開亮相,由《西貢小姐》原唱麗婭·薩隆加現(xiàn)場演唱。
“好的音樂劇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而是一點點不斷地改出來的。”昨天,現(xiàn)身上海的《西貢小姐》作者鮑伯利說,他和勛伯格于1996年創(chuàng)作的另一部作品《馬丁·蓋爾》目前也在修改中。對此有專家表示,音樂劇的確需要不斷打磨,而目前國內(nèi)市場尚沒有為這種打磨提供足夠的條件。
上演伊始,便獲贊媲美《蝴蝶夫人》
《西貢小姐》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80年代,被視為可以與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并駕齊驅的偉大作品。事實上,該劇從內(nèi)容上也很像《蝴蝶夫人》的現(xiàn)代版改編,故事背景從日本挪到了1970年代戰(zhàn)爭時期的越南,圍繞西貢姑娘金和美國士兵克里斯的悲傷愛情故事展開。
特定歷史背景為《西貢小姐》賦予了突出的戲劇效果,加上動人的旋律和宏大的場面,從一開始就獲得了巨大成功。1989年9月,該劇在位于倫敦的皇家歌劇院首演,總共演出了超過4000場。1991年,該劇在美國百老匯上演,也超過了4000場,票房甚至超過了《劇院魅影》在當時所保持的紀錄。
耐心不夠,或將扼殺潛在經(jīng)典
盡管如此,修改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在即將展開的新一輪演出之前,本世紀初,在經(jīng)歷了一次途經(jīng)不列顛群島與愛爾蘭等6地的巡回演出后,劇組便已經(jīng)對《西貢小姐》進行了修改,以適應場地所限的小劇院演出,并于2004年7月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又一輪演出。
“行業(yè)里流行一句話:音樂劇不是創(chuàng)作出來的,而是再創(chuàng)作出來的!鄙虾R魳穼W院教授、音樂劇學者陶辛這樣告訴記者。他以之前在文化廣場連演20場的法國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例:“編曲和舞臺都重新設計過,原先是很唯美的,修改之后就完全是現(xiàn)代風格了!
陶辛告訴記者,修改對音樂劇特別重要,根本原因是相比于其它舞臺表演,音樂劇的制作成本很高,因此必須不斷延長其舞臺生命周期才能收回成本。而要想在不同階段都能吸引觀眾,就要不斷增加新的內(nèi)容,做出新的改編。這樣的打磨不僅需要眼光,也需要市場的耐心。但國內(nèi)不管是演出方還是劇場方,往往都缺少這樣的耐心,也就扼殺了一些作品成為經(jīng)典的可能。(文匯報/邵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