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四川話講擺龍門陣,將一年當中,在全國各城市中所發(fā)生的古典音樂演出,做一回顧。
北京有著浩蕩萬頃的長安大街,有趣的是北京古典音樂的演出場地都跟這條大街親密,如同摟肩搭背: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中山堂。對我而言,印象最好的當屬北京音樂廳。今年4月26日,柯林·安德魯斯在此進行管風琴的宏偉演奏,作為中國第一個引進管風琴的場所,天籟般的音色有了輝煌的覆蓋。
綜觀全年演出,發(fā)現(xiàn)很注重一頭一尾:新年音樂會和春夏演出季。將古典音樂演出進行系列化包裝,冠之以“國際”字樣,是市場運作手段。由于當今演出市場的不成熟,常有海外冒牌團隊魚目混珠,而演出季的長效性與穩(wěn)定性,則會使市場趨于規(guī)范。
我很看重北京音樂廳每年的國際古典音樂系列演出季。這個演出季分上下兩卷。上卷為陽春三月伊始,下卷為金秋十月之后。既為國際級的演出,一定要有大牌云集。如果說“上卷”中有令人眼亮的祖克曼、寧峰等國內(nèi)外名家的亮相,那么,“下卷”中的王健則是令人翹楚的當今世界級王牌大提琴家。我曾將王健、馬友友演奏的同一曲德沃夏克的OP104錄音進行對比,王健的演奏風格有著更多的苦澀與悲情,這是我更為欣賞的深度所在。我對王健的現(xiàn)場演奏期待是從那部《從毛澤東到莫扎特》的專題片開始的。他那時是個8歲的琴童,摟抱著龐大的琴體,而他的細肘間則駕起了一道細弱的橋梁,那是通向大師的希望之橋,尤其他緊抿的薄唇,令我刻骨。
關(guān)注北京音樂廳并非忽略國家大劇院!秺W地利隨想——維也納名家弦樂四重奏音樂會》與英國《古典辣妹”中國巡回音樂會》,比肩接踵,各具特色。我更喜歡11月份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出現(xiàn)的楊頌詩,這位有著獵豹般機敏的指揮大師,攜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豪邁列陣。棒下閃耀的光環(huán),為斯特拉文斯基、貝多芬、柴可夫斯基、施特勞斯等經(jīng)典。
北京中山音樂堂的品牌是與中央音樂學院合作打造的“鋼琴馬拉松”。三年當中他們?nèi)群献,“肖邦鋼琴馬拉松”、“李斯特鋼琴馬拉松”和去年的“德彪西”都獲得不俗的反響,今年是拉赫瑪尼諾夫誕辰140周年,他們再度聯(lián)手推出“拉赫瑪尼諾夫鋼琴馬拉松”音樂會。陳韻劼、盛原、鄒翔等5名實力派青年鋼琴家,攜中國青年交響樂團演繹拉赫瑪尼諾夫的5首鋼琴與樂隊作品《第1到第四4號鋼琴協(xié)奏曲》以及《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這五位鋼琴家兼教師的出場,顯示了中央音樂學院強大潛力。
今年是拉赫瑪尼諾夫年。那些早已謝世的古典音樂作曲家們,在2013年的中國大都市,在中國才俊的指下,得到了轟轟烈烈的復(fù)活。
上海是古典音樂的樂園。上海音樂廳、上海大劇院、東方藝術(shù)中心,現(xiàn)在又多了一個喜瑪拉雅“大觀舞臺”。這幾個場地在2013年均有不俗的演出。即使到了年底,國外一些名團如漢堡交響、柏林交響、斯圖加特交響及北德廣播愛樂四支德國樂團也密集造訪上海,而更令人炫目的是祖賓·梅塔、斯特拉金和艾森巴赫這三位頂尖級指揮大師均閃亮出場,呈“三足鼎立”之勢。還有常青樹般的維也納施特勞斯樂團,又將擔綱上海音樂廳的新年音樂會。這已經(jīng)是他們連續(xù)十年在這里長演不衰。
12月20日上海東方藝術(shù)中心上演了意大利愛樂樂團與當今“美聲王國”的三大男高音——被譽為“小帕瓦羅蒂”的安德烈·切薩雷·科尼拉、“意大利情歌王子”斯塔西·多明戈及“意大利民歌天王”巴勃羅·杜佩·胡安共同聯(lián)袂出場的新年音樂會。
今年上海又新崛起一個古典音樂的“新天地”:喜瑪拉雅“大觀舞臺”和喜瑪拉雅美術(shù)館。12月2日,這里舉辦了《秋興雅集》“山水篇”和“詩歌篇”演出活動。我有幸在此觀摩了傳統(tǒng)的茶藝飄香、古老的香事縷縷,墻壁掛飾著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山水畫卷,音韻相映,體驗到何為國學精粹、何為超然的魏晉風骨……素有“南龔北李”之稱的古琴大師龔一、李祥霆等與俄羅斯“鋼琴女王”奧克蘇娜·雅布隆斯卡婭、西班牙鋼琴大師岡薩雷斯、陳宏寬夫婦的雙手演奏、格拉夫曼的女弟子上海才女賈然、還有國際巨星郎朗的登臺炫技,讓這個舞臺充滿張力,而中外名曲的結(jié)合,更讓觀眾大飽眼福。(深圳特區(qū)報/劉元舉)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