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琴后真正的主人
今年2月11日,中國著名小提琴家寧峰在德國法蘭克福機場遇到麻煩。由于未能申報和提供攜帶貴重樂器進入歐盟境內所需文件,他隨身的一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被德國海關沒收。海關稱,只有在交納70萬歐元稅款后才會退還小提琴。
寧峰帶的這把古琴估價350萬歐元,為斯氏1721年制造。
無獨有偶,去年10月,日裔德籍小提琴家楊克也曾被法蘭克福海關判罰高額稅金。楊克此前剛剛榮任德國最著名的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的首席小提琴,她攜帶的那把斯特拉迪瓦里名為“穆茨”,1736年制造,估價高達620萬歐元。她出具了與日本音樂財團簽訂的借琴合約、保險證明、小提琴的照片以及音樂財團合法進口這把樂器至日本的證明,但琴仍未逃脫遭查扣的命運。
歐盟國家海關為打擊古董小提琴走私活動,對此類樂器過關查得很嚴,而小提琴家們面臨的困擾是,這些琴大部分并非演奏者所有。寧峰這次被扣的是亞洲一家基金會慷慨借用之物。寧峰持德國長期簽證入境,法蘭克福海關認為小提琴會長期留在德國,因而要補交增值稅。而楊克被查,則是因為她無法出具“穆茨”所有權的原始文件,這把琴也是從日本的讀賣音樂基金會借用,歸屬權證明并不在楊克手中。
據(jù)中國內地古董小提琴收藏家趙斯亮女士介紹,古董小提琴的主人大多是基金會,少有藏家自用的情況。古董小提琴的投資和收藏比較容易形成一個古典音樂平臺。一般收藏小提琴的人很少會將琴放在自己家里,除非他自己就是一個演奏者。歐美的藏家目前還是沿襲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傳統(tǒng),一般會采用基金的形式投資一把古董小提琴。這個基金的規(guī)模很小,最多不會超過20個投資人;饡ㄟ^國際頂級的古董琴鑒定修復大師物色收購藏品,再選擇世界頂級的演奏家,借琴給其用。這些投資人就組成了一個俱樂部,定期舉行音樂會,邀請演奏家演奏,在享受音樂的同時等著藏品升值。古琴升值后,投資人有可能出售套現(xiàn),也有可能換一把更好的琴來收藏和欣賞。
意大利的貴族們,如翡冷翠的美第奇家族、米蘭的大公,以及后來的法國皇室、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就以收藏名家制作的古典小提琴和資助制琴師為樂。帕格尼尼作為當時最知名的提琴演奏家,依靠自身的財力和他人贊助,收藏了二十多把名家作品,其中有七把斯特拉迪瓦里和四把瓜奈里,還有數(shù)把阿瑪?shù)。這些藏琴經過大師的演奏使用,在帕格尼尼去世后獲得了極高的投資價值。對古董琴的收藏、贊助和演奏,在近現(xiàn)代隨著羅斯柴爾德家族等銀行家的推動,成為歐洲上流社會彰顯藝術品位的時尚,并為美國富豪效仿。
近二十年來歐風東漸,日本、香港、臺灣、韓國、俄羅斯等地興起古典小提琴的收藏風潮,其中較有名望的當推日本斯特拉迪瓦里基金會和臺灣古典小提琴博物館等機構。自民國以來,以司徒夢巖、譚抒真等小提琴演奏家和制作師為代表,收藏了為數(shù)頗豐的古典小提琴。“同仁堂”的東主樂家父子,也因為海外生活的經歷和對古典音樂的喜愛,收藏了很多西洋樂器和小提琴,在天津樂家公館及上海紹興路私宅里特辟一室,專門陳放提琴。這些國人收藏家手中的名琴后來大多失散。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