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薅草歌、合音鑼鼓、挖土歌等。在集體薅草、耘田或挖土時,由2人或4人在勞動隊伍前鳴鑼擊鼓歌唱。薅草歌的歌腔有 3種形式。①樂段式歌腔:流行于湘西各縣。由一個上下句組成的基本曲調唱多段詞,富于朗誦性:②兩段式歌腔:流行于永順和平地區(qū)。由兩個不同曲調和節(jié)奏的樂段組成。第一段由鑼鼓引出緊打慢唱的歌腔,曲調高亢悠揚,節(jié)奏自由,旋律富于裝飾性;進入揚歌部分,節(jié)奏明快有力,曲調近似龍山坡腳的薅草歌。③用多首民歌聯(lián)綴成套的歌腔:通常用5、6首至20多首歌曲組成。桑植東北部的一套曲調達24首,其名稱為“路邊黃花開”、“一樹花兒鮮”、“太陽當頂上”等。薅草歌有領唱、齊唱和4人各唱1句等唱法。伴奏樂器少則用一鑼一鼓,多則加馬鑼興镲、二镲、嗩吶等。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