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chuàng)作的《新疆的羊肉串》詼諧幽默,他描繪的《樓蘭姑娘的復活》凄美幽怨,他勾勒的《芨芨花》像一幅展現大自然的油畫……著名音樂評論人金兆鈞說,無論在新疆還是在西部,他是當今時代的一個文化符號。
他,就是新疆昌吉本土詞曲作家張晉夫。
張晉夫出生在新疆石河子,母親是俄羅斯人,自幼受到母親的熏陶,他酷愛小提琴,后來又學習鋼琴,考入新疆藝術學院后,專修理論作曲專業(yè),還擔任過學校管弦樂團的編曲兼指揮。
1992年,張晉夫從新疆藝術學院畢業(yè)后,想去中央音樂學院深造。但那時,家里并不富裕。一個遠在海南的親戚寫信告訴他,娛樂行業(yè)在海南特別火爆,收入很可觀,建議他先去海南賺點錢。
在親戚的介紹下,張晉夫認識了在海南“做音樂”的一位朋友。這位朋友跟他說,去了以后管吃管住,每個月還有2500元的工資。張晉夫都不敢相信,“竟有這樣的好事兒”。等到了海南他卻發(fā)現,自己被“騙”了。原來,他就是去給一個小歌舞廳彈鍵盤,可是店里的其他鍵盤手,每人每月包吃包住,最低工資8000元。
“不管怎么說,也比在新疆時的工資高!睆垥x夫琢磨著,先干幾個月,熟悉下港臺曲目?蛇@些港臺流行歌曲的曲調跟學校里學的音樂一點也不一樣。張晉夫晚上在歌舞廳彈鍵盤,白天就窩在宿舍里仔細聽卡帶,一遍一遍模仿錄音機里的旋律。很快,張晉夫就成了歌舞廳里最受歡迎的鍵盤手。
與此同時,張晉夫在新疆藝術學院的同學中,有的已經去中央音樂學院深造了。有個同學知道張晉夫很有才華,就向中央音樂學院的老師推薦他。經過多次聯系,1994年,張晉夫終于獲得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專業(yè)進修的機會。
“一想到自己要到北京,就特別興奮”,張晉夫說,雖然那時在海南彈鍵盤掙錢不少,“但歌舞廳那種亂哄哄的音樂,跟我心中的音樂完全不一樣!
可是,就在張晉夫即將北上尋夢的關鍵時刻,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改變了他的軌跡。
出發(fā)的前一晚上,張晉夫把辛苦攢下來的近3萬塊錢,以及其他所有值錢的東西全部放進一個密碼箱里,準備第二天帶著它們坐火車去北京。
當天晚上,當地一個很好的朋友找他,請他去歌舞廳串場當鍵盤手,給他雙倍的工資,還請他吃飯!拔夷樒け,想著就去串個場嘛”。就這樣,張晉夫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四五點。等他回到住的地方,傻眼了:家門被撬了,所有東西被偷得干干凈凈。
“當時眼睛都黑了,錢沒了!睆垥x夫說,3年就這么白干了,北京也去不成了。
一個星期后,父親病危,但他沒有錢買回家的車票。后來,一家照相館的老板給了張晉夫5000塊錢,讓他買了回家的機票。
回家那天,漫天鵝毛大雪,父親已經下葬。
“這些都是音樂惹的禍!因為音樂才跑到海南,因為音樂才想去北京,結果錢丟了,父親的最后一面也沒有見到。”張晉夫決定,不做音樂,不干了!
他回到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昌吉州第一家家政公司——阿凡提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在辦公室里,張晉夫放置了一架電子琴。
1999年5月,難以割舍音樂夢想的張晉夫,從新聞里得知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后,非常氣憤!拔矣幸环N強烈的羞辱感,改革開放后,我們的祖國已經強大了,怎么還能這樣遭人欺負?”他回到辦公室就開始用電子琴寫歌。一首氣勢雄渾的歌曲《這就是我們的民族》由此誕生,張晉夫也就此回歸音樂。
2004年7月,張晉夫進入昌吉州民族歌舞團創(chuàng)編室,成為一名專業(yè)的音樂創(chuàng)作人員。如同魚兒回到了水中,張晉夫如饑似渴地潛心音樂創(chuàng)作,迎來了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他可以一天寫3首歌,包攬詞曲創(chuàng)作。
2009年9月,新疆選派一批優(yōu)秀藝術工作者前往中央音樂學院等全國知名高校深造,張晉夫名列其中,成為中央音樂學院作曲指揮專業(yè)的一名學生。
學校不提供宿舍,張晉夫就住在地下室,一個月900元。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期間,其他來自新疆的同學時常喜歡喝酒、聚會,但張晉夫從來不去,他的空余時間大都在琴房創(chuàng)作或錄音。
從入學到2010年11月的一年間,張晉夫就創(chuàng)作了30多首作品。其中《圓明園的柳》得到音樂學院多位專家的好評,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富立明還把它選為自己的保留曲目,在圓明園相關紀念活動中演唱。
2010年12月的一天,在中央音樂學院綜合樓417教室,作曲系老師張帥在黑板上寫了一篇名為《美好的明天》的詞,要求同學們抄下來后譜曲,一周后交作業(yè)。張晉夫當時在課堂上就創(chuàng)作出一段旋律。張帥老師立即用鋼琴彈奏,沒想到,旋律竟出乎意料地合拍。從此,“怪才張晉夫”的名號不脛而走。
張晉夫覺得,他是一個為音樂而生的人,也是一個容易被生活打動的人,看電視或創(chuàng)作到動情處,他經常會熱淚盈眶。他說,“所有的旋律都是自己真情的流露。旋律等于真情,沒有真情,就不可能有動人的旋律,音樂和感情是聯系在一起的!
張晉夫在電視上被草根慈善家阿里木的善舉感動,創(chuàng)作了歌曲《阿里木,好巴郎》!鞍⒗锬荆冒屠,多少年你都在他鄉(xiāng),多少人以為你在流浪,從西安到北京,從上海到貴州,你讓新疆的羊肉串四處都飄香,你讓多少山區(qū)的孩子實現了夢想……你說你有兩個家鄉(xiāng),你說你有兩個親娘,一個家鄉(xiāng)在貴州,一個家鄉(xiāng)在新疆……”
這首歌唱進了2011年參加全國兩會的新疆代表團。
張晉夫回憶說,3月10日在京西賓館,新疆代表團剛結束一個集體討論,準備散去的時候,代表團團長張春賢讓大家等一等。隨著悠揚的伴奏音樂響起,空政文工團的歌唱演員阿不力孜·聶用真情演唱了《阿里木,好巴郎》。
當代表團成員聽完張晉夫的創(chuàng)作經過后,張春賢握住張晉夫的手說:“謝謝你,你把阿里木的事跡寫成了歌曲,這歌曲很動聽、很感人!你為新疆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啊,希望你寫出更多的好作品!睆埓嘿t還動情地對與會人員說:“我們新疆有不少在外打拼的人,他們對新疆的發(fā)展密切關注,宣傳家鄉(xiāng)的變化。我們都要支持在外打拼的新疆文化人,好好工作、好好宣傳新疆,熱愛我們的新疆,把新疆建設好!”
最近,張晉夫在北京的工作室,新買了一套做微電影的設備,他與相關團隊合作,打算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老歌和新曲,用視頻的方式重新演繹,利用微信等互聯網平臺宣傳新疆的文化。(中國青年報)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