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所要說的都是一些練琴時細枝末節(jié)的事,以及和練琴有關(guān)的一些生活小事,或多或少對練琴有幫助。成年學琴的朋友練琴的時間雖然普遍比琴童少,但是在其他一些相關(guān)問題的處理上卻可以擁有更強的主動性,處理好這些問題也有利于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良好的練琴環(huán)境,這也是這張?zhí)拥囊饬x所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小事不能代替練琴本身,只有扎扎實實的,一步一個腳印的把基礎(chǔ)打牢,才能在鋼琴,乃至音樂的領(lǐng)域上走得更遠。
一.時間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大家應該都知道,故事就不復述了,大家都明白。成年學琴的
一個主要障礙就是成年人的大部分時間都處于工作的狀態(tài),從早到晚,日復一日的在與生存做斗爭,除了休假日以外,幾乎沒有多少閑暇的時間(有些工作特別忙的朋友可能連休假日都無法得到保證)。而鋼琴作為一門技術(shù),不僅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訓練整個手的機能,而且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積累對音樂的感覺。所以要彈好鋼琴,是需要以時間來擔保的,那種要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只有在長時間的訓練后才能擁有的能力的做法很不科學,也很危險。
學習音樂是需要時間的,這種時間性決定了我們在選擇一條理解音樂的道路時要十分謹慎,因為一旦選擇錯誤,那么就是在浪費時間。在這個層面上,前人所總結(jié)出來的道路的前方是可預見的(雖然因人而異,但大體可見),那些雜草叢生,未被人所探索的道路將要通往何方就不得而知了。雖然路是人走出來的,現(xiàn)在的時代也講求創(chuàng)新精神,但是音樂學習的時間性卻使得我們不得不去選擇相對妥當?shù)霓k法(更何況這些辦法擁有著極深的可挖掘性,當然得拋開“不理解”這個因素)。也有人說我們學習音樂需要新的思維,這點我很贊同,但是在現(xiàn)今我們對音樂的價值觀不發(fā)生重大變革的前提下,這種新思維往往不被人理解和認同,最終也可能不被自己認同。
所以,我們學鋼琴應該選擇一條可以達到目的的路子來走。大部分的速成(那種不科學的速成)都是有嚴重缺陷的,成年學琴時間本來就有限,如果還選錯了路,那么就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了。通往同樣的目的地,走一條有很大幾率會達到的路比走一條有很大幾率會迷失的路要保險也迅速得多(自學鋼琴所帶來的諸多毛病是要花很多功夫來糾正的)。
那么,在道路上做出選擇后,我們應該如何更好的利用我們的時間呢?
成年人無論是在事業(yè)還是在家庭生活上都要花出很大塊的時間,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鋼琴是無法與這兩個東西站在同一水平線上的,至少無法在時間上對等。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也沒有必要讓鋼琴取代他們的位置,因為鋼琴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現(xiàn)在我們只是把她單獨拿出來討論而已。見于閑暇時間不充裕,閑暇時間里大時間段不多的情況,我們應該利用好各種小時間段來不斷刺激我們的鋼琴技術(shù),其實這種小時間段的反復刺激對于鋼琴技術(shù)的熟練是大有好處的。下面就以我所知的情況列出幾個可以利用的時間段:
1.早晨起來至上班前的這段時間,大致是7:00到7:30。這段時間其實是鋼琴練習的一個黃金時間,但是卻被大多數(shù)人忽略了。早上起來一般是精神最充沛的時候,這個時候彈琴的話頭腦也相當清醒,接受得也較快,最主要的是這是大多數(shù)成年人都能擠出的時間。彈的時候最好踩著弱音踏板,以免吵到鄰居。練習最好以練習曲和樂曲為主。
2.中午休息的時間,大致是13:00到14:00。一般中午的休息時候都為12:00到15:00,從12:00練到13:00我認為不好,因為之前剛經(jīng)過長時間的工作,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況且這段時間是要吃飯的。而14:00到15:00的時間則應該用來休息。練習地點一般在琴行里。練習最好以基礎(chǔ)練習為主。
3.晚上下班后到一天結(jié)束這段時間都可以用來彈琴,但是這卻很不合理也很不可能。我建議只用晚飯過后的一段時間來練(晚飯后最好去散一下步,放松放松心情,等晚餐消化了再彈琴),保證在一個小時就可以了。如果實在沒有時間,這段練習只能跳過,但是卻大大影響著練琴的進度。練習以練習曲和樂曲為主。
在能保證上面這三段時間的前提下,就不做過多的要求了。家里如果沒琴,可以考慮租琴,如果沒有條件,也只能把1和3舍去(2可去琴行),盡管這樣效果不太好。如果實在無法保證這三段時間,那么還得考慮一些別的時間段。時間段的選擇上以效率優(yōu)先,盡量用那些一天里較好的時間。
4.無論是任何工作,都有一段或幾段可以休息的時間,這些時間有一個小時那就足夠了。找家最近的琴行,除去交通上花的時間,只要有半個小時就有足夠的理由讓你跑這一趟(全國的琴行平均一小時費用在5元左右,這倒方便了我們這些“散戶”)。如果只有一段時間,那么就只以基礎(chǔ)練習為主,如果有彈巴赫二部以上的水平,建議彈彈巴赫。如果有幾段時間,就以基礎(chǔ)(巴赫)和樂曲為主。
5.經(jīng)常在外出差的朋友除去工作和應酬的時間(當然你要算上觀光也可以),應該可以留出一段空閑時間,根據(jù)琴行的情況(一些琴行晚上不開的),那么就應該在晚飯之前去當?shù)厍傩芯毦,時間在30分鐘以上即可,去之前記得吃些東西。練習以基礎(chǔ)練習(巴赫)和樂曲為主。
6.不必要的應酬可以推掉。有些應酬,比如經(jīng)常性的與家人聚餐(針對家里沒琴的朋友),經(jīng)常性的與朋友聚餐,經(jīng)常性的外出飲食(酒吧,歌廳,舞廳等),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公司活動,一些不痛不癢的社區(qū)活動等都可以推掉的,這樣你就可以省出更多的時間來彈琴了(當然正常限度的社交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想生活得豐富多彩,那就應該多些有意義的社交,這里說的是一些實質(zhì)上影響不大的事)。這些時間最好定在早晨和晚飯后,練習以時間長短來定,長則可以彈彈練習曲和樂曲,短則彈彈基礎(chǔ)練習和巴赫,但無論長短都有必要彈15到30分鐘的基礎(chǔ)練習。
7.家庭生活盡可能的簡單化也有利于省出時間練琴。比如三餐可以買現(xiàn)成的,電視電影電腦少看,早點培養(yǎng)孩子獨立上下學的能力,早睡早起,減少去購物的次數(shù)等。這些時間雖然都是零碎的時間,但是對于練琴來說也是很有意義的。練琴本來就是一個集腋成裘,不斷進步的過程,即使每次只有10到20分鐘,但只要不斷的刺激,都會有所進步。
8.另外,從事藝術(shù)類職業(yè)的朋友時間就相對多些了,除了保證1,2,3的時間外,還應該適當插入一些時間以達到盡可能多的刺激次數(shù)。
除了上述8條時間段外,還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時間段,這里就不一一羅列了。盡可能的把不必要的時間支出讓給鋼琴學習可以在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增加對鋼琴熟練度和技術(shù)的刺激次數(shù),從而提升對鋼琴的熟練度以及鋼琴技巧。
二.飲食
民以食為天。在飲食文化如此發(fā)達的今天,如何去飲食已經(jīng)成為了價值取向的一種體現(xiàn)。我們吃什么,喝什么,如何去吃,去喝不僅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影響,還對我們的精神狀況有影響。
從力學角度來講,鋼琴演奏其實是一個施力和受力的過程,每次力的輸出和輸入都要損失一定的功。換一句話來說,就是費力氣。所以即便是在相當放松的前提下去演奏,演奏者也會感到勞累。從這個角度來說,鋼琴演奏其實是一個受累的過程。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是不可能承受這些勞累的(硬撐是不會持久的)。更何況在練琴的過程中,我們所承受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勞累,還有精神上的疲勞呢?我們平常所說的對練琴的厭煩就是一種精神上的疲勞,對某些音樂的排斥則是一種審美疲勞。
既然練琴過程中有這么多的勞累,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處理這些勞累呢?除了日常的休息(包括睡眠,休閑運動,靜坐等)外,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有助于緩解和消除這些勞累。
那么,我們應該吃什么?我從網(wǎng)上查找了下,收集了以下一些信息:
多吃新鮮蔬菜等堿性食品可以緩解疲勞。飲食中不能缺少堿性食物,如新鮮蔬菜(紫甘藍、花椰菜、芹菜、油麥菜、蘿卜纓、小白菜)和水果、菌藻類、奶類等可以中和體內(nèi)的“疲勞素”——乳酸,以緩解疲勞。
鈣是天然的壓力緩解劑。缺鈣的人,總是精疲力竭地疲于奔命、神經(jīng)高度緊張,工作產(chǎn)生的疲勞無法獲得緩解。在攝取牛奶和酸奶等富含鈣質(zhì)食物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補充鎂,“補鈣不補鎂,吃完就后悔!”新鮮小麥胚、蕎麥、核桃、杏仁、紅葡萄酒、香蕉、紫菜、未加工的蜂蜜和黃豆等食物中富含鎂元素。
補充肉類、豆芽、豆類、蘆筍、梨、桃子等富含天門冬氨酸的食物,以促進新陳代謝,除去乳酸,消除疲勞,促使體力恢復。
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如鯖魚、鮭魚、銀白魚、青魚和鯡魚。還可以吃些葵花子、南瓜子和芝麻這些含有必需脂肪酸和纖維的食物,如拌色拉里加入橄欖油或葵花子油。
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等B族維生素是緩解壓力、營養(yǎng)神經(jīng)的天然解毒劑,是消除疲勞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素,也是中國人最容易缺乏的維生素,適量補充對慢性疲勞綜合征的人尤其有益。
不要喝碳酸飲料,要多喝水(即使不渴),尤其是堿性水,有助于肝臟和腸道的解毒。
除了這些飲食外,還要注意保證三餐,如果三餐吃不好,那么這些東西也不會有太大的用處。
三.休息
不會休息的人也是不會生活的人。在當今如此忙碌的社會生活中,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去休息,我們就很容易陷入無法恢復常態(tài)的惡性循環(huán)中。這樣,我們不僅會在工作和生活上陷入被動,還可能會讓我們身體的各項機能面臨崩潰的危險。
學習鋼琴也是如此,如果不學會在練琴的過程中休息,不學會分時間段練琴而一味埋頭苦干,就容易陷入一種無力的狀態(tài),日復一日,就會嚴重阻礙我們鋼琴技術(shù)的提升,而且各種疾病——關(guān)節(jié)疼痛,肌腱炎,小臂腫大,肩周炎等——都會悄然而至。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休息。我建議大家以以下幾種方式來練琴:
1.對于長時間段的朋友來說,可以每次練習1小時20分鐘,休息20分鐘,重復2次,練習時間上就有了保證。這么做的好處是,對于成年人來說,平均集中注意力1小時20分鐘是可以的(這是我對琴行里許多成年人學琴的朋友詢問后總結(jié)而來),而20分鐘的休息又恰當好處,可以渡渡步,活動活動筋骨。如果可以上午下午都練,那可以把每次練習時間縮為1小時,休息20分鐘,上午兩次,下午兩次。這樣又能很好的增加了刺激的次數(shù)。
2.對于短時間段的朋友來說,可以每次練習45分鐘,休息15分鐘,重復兩次。一次彈琴45分鐘是為了要保證一定的量,45分鐘也是注意力可以相當集中的一個時間長度。
以上說的只是練琴時的休息,其實在不練琴的時候,我們也應當學會休息。比如保證睡眠的時間,早上早些起床,做些運動;吃完飯后應該散下步;能休息的時候閉目養(yǎng)神等。盡量做到不論是在彈琴時還是在休息時,都能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另外最好不要經(jīng)常進行劇烈的體育運動,尤其是對抗性很強的運動,他們可能會讓手指受傷。
四.環(huán)境
無論做任何事情,周圍的環(huán)境都是需要考慮在內(nèi)的(這里說的純粹是物理環(huán)境,非社會環(huán)境)。鋼琴自然也不例外。一個好的環(huán)境可以讓一個普通的人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糟糕的環(huán)境也可以毀了一個原本應該成功的人。拿學琴來講,一個最起碼的環(huán)境就是沒有或者很少的噪音。我們對于噪音的定義一是不符合人類聽覺邏輯的聲音,二是不合時機的聲音。這兩種聲音在彈琴時都應該盡量避免(當然不可能完全沒有),不然會影響到演奏者的心情和聽力,進而降低演奏的質(zhì)量。
我們彈琴時應該要營造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這點平常不講究,但是講究起來也是有好處的。人總是喜歡呆在他認為舒適的地方,誰也不愿在一個惡劣的環(huán)境里呆著。在一個好的環(huán)境中,人的注意力往往更容易集中,雜念也會明顯的減少。但是這個好的環(huán)境又不宜太好,太好的環(huán)境容易使人懶惰。我建議:
1.彈琴時應該在琴的旁邊擺株綠色植物,這樣彈累了看看,能帶來愉悅的心情。
2.琴擺放的位置應該相對空曠,這樣能營造一種空廣的氛圍,讓人感到自由,不壓抑?梢园亚俜旁趬︾R旁。
3.彈琴時應當開著窗,讓空氣流通。
4.彈琴時不要吸煙,也不要讓吸煙的人站在自己身邊。
5.空調(diào)不要開得太冷,尤其是夏天。
6.暴雨天如果雨聲大過琴聲,不適合練琴。
7.練琴時應該避免旁人說話,盡可能把曲子彈完整,要打斷也應當是第二遍以后。電視聲,CD聲也應當避免。
8.尤其避免那種頻繁的開關(guān)門的聲音。
當然,各人的實際情況都不一樣,但對于自己特別厭煩的東西,則應該在彈琴時避免或盡量少的接觸。為了保持注意力的長時間集中,為了保持一個好的心情,營造一個相對舒適的環(huán)境是很有必要的。
五.練琴時的一些細節(jié)
說到練琴時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那就有很多可以說的了。以下逐條列一些大家不太注意的:
1.即使不在琴上,也是可以訓練到手指的。平常,我們在工作,學習和休息時,都不太注意活動手指,其實,適當?shù)奶б惶,伸一伸手指對于手指的力量和靈敏都是有好處的,盡管用處不大,但是總比讓手指無條件閑置要好。大家平?梢宰屓踔冈谧烂嫔暇毩曁,以加強弱指的力量。許多彈鋼琴的人,手指在閑置時都喜歡活動,這是絕對有好處的。當然這些活動都必須以放松為前提。
2.琴凳的質(zhì)量以及高度。不是隨便一個凳子都可以當琴凳的,琴凳的特點是舒適,高度與演奏者、鋼琴相適應。如果琴凳坐著不舒服會影響心情,進而影響實際演奏的質(zhì)量。許多大師都有自己的琴凳。大家練琴的時候應該找個好的琴凳。坐姿上就坐琴凳的一半,讓腳起到支點的作用,身子稍向前傾(許多人傾得很前,這沒必要)。
3.盡量不要彈有問題的琴。如果是自家有琴的話,這個問題不明顯,但是如果是在琴行里練,這個問題可能會讓你很不舒服。如果老是彈奏一臺有好幾個音彈不下去或彈下去起不來的;一溜音里有一個音明顯太弱或太強的;鍵盤硬得按不下去的琴就會影響實際練習的質(zhì)量(至少在均勻度的練習上就有缺陷)。如果在琴行里遇到這些問題,應該盡早和琴行老板商量,叫他們調(diào)調(diào)。
4.不要把腳離開踏板。平常我們練琴的時候都太隨意,這個問題就不容易得到重視。在實際演奏一些需要用到踏板的曲子時,我們的腳不應該離開踏板,而是一種放開的狀態(tài)。如果你離踏板太遠那到了需要踩的時候就不能及時夠到。另外,放踏板的時候要放到頭,不要讓前面的音混淆。
5.彈琴的時候不要吃東西,水也不要喝太多,太頻繁。彈琴是對大腦運動要求很高的一門技術(shù),她隨時都要求大腦的及時反應。如果我們在彈琴的時候吃東西,原本在大腦的血液容易分配到腸胃里去幫助消化,這樣我們就容易感到疲倦,昏昏欲睡,注意力無法集中。另外,水也不宜多喝,這樣容易養(yǎng)成習慣,影響注意力的集中。
6.不在琴上也是可以閱譜的,我們應該培養(yǎng)一種隨時隨地都能閱譜的好習慣。閱譜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從看譜讀譜做起,在背譜上提高的。閱譜能力的培養(yǎng)歸根到底是學習者對于琴鍵空間感的培養(yǎng)?醋V子多了,腦子里會自然形成音位置的概念,結(jié)合琴鍵,這種空間感就相應而生了(對視奏是有好處的)。也只有把彈奏和看譜想結(jié)合,才能培養(yǎng)出精巧的閱譜能力。有些人平常就不喜歡看譜子,有些人甚至是到了琴鍵上才看譜子,這些都不是好的習慣。學音樂就要經(jīng)常讀譜背譜,這種讀背才是養(yǎng)成良好閱譜能力的根本。
7.在練琴階段,應該努力養(yǎng)成并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這里所說的樂觀是大方向上的樂觀,而不是某些曲子中的表情。人在高興的時候各方面的機能就會特別活躍,學起東西來不僅充滿熱情,勤于思考,而且還會激發(fā)一些消極時無法激發(fā)的潛能。所以我們在學琴階段,應該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也只有始終保持這種心態(tài),我們才能對那些挖苦,責備,困難泰然處之。
8.在老師面前應該謙虛而大方。這里所說的謙虛是虛心聽取老師的建議,大方指的是彈奏時要彈出自己的特點和水平,不要因為害怕彈錯而不彈錯。如果你彈錯的地方是你經(jīng)常錯的,但這次沒錯,那你就錯過了老師為你指正的機會,這樣就得不償失了。而謙虛認真,能美化老師對你的印象,促進師生間的感情。這方面的好處是很多的。
9.去琴行上課時,應該早點到琴行,并進行練習。平常我們在家里練的都是自己的琴,對于自己琴那是再熟悉不過了。但是每臺琴都有自己的聲音和性格,如果不去彈彈的話是不會了解的。而我們?nèi)ド险n的時候,應該提早去適應琴行里的琴,即便是同一臺琴,過了一個星期后都可能會有細微的變化。
10.不要總是坐在琴凳上,不要總是悶在琴房里。練了較長一段時間后,應該起來走走,不要一直坐著,這樣對身體不好,尤其是腰。一般的琴房都比較窄,空氣流通的總量很小,所以彈了一段時間琴后,應該出來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以上這五點——時間,飲食,休息,環(huán)境,細節(jié)——都是我們學琴過程中一些瑣碎的事,但是這些事也從各自的層面上決定了我們是否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學習鋼琴。細節(jié)決定成敗這個道理,在鋼琴領(lǐng)域里也是相當受用的。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