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促進音樂創(chuàng)作及發(fā)揚具有南洋地區(qū)音樂與新加坡特色華樂作品的宗旨,新加坡華樂團繼 2006 年及 2011 年后,再度舉辦“新加坡國際華樂作曲大賽 2015”,吁請對世界各地對華樂作曲有興趣的朋友踴躍報名參加。此作曲大賽獲得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鼎力支持,也是新加坡華樂團為慶祝新加坡建國 50 周年所舉辦的活動。
新加坡國際華樂作曲大賽 2015 報名的截止日期是 2015 年 3 月 31 日。參賽資格不分年齡與國籍。創(chuàng)作作品風格不拘,包括現(xiàn)代、古典、浪漫等,但必須考慮新加坡獨特的地理與文化風格,融入“南洋音樂素材”或“南洋人文元素”。
大賽評委會主席,新加坡華樂團音樂總監(jiān)葉聰分享說:“我們希望通過作曲比賽提高國際音樂界對南洋地區(qū)音樂與新加坡華樂作品的認識。南洋泛指東南亞地區(qū),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南洋音樂素材指具有東南亞地區(qū)特色的主題、結構、節(jié)奏及調式特征等音樂素材。這也包括來自中國南部地區(qū)如福建、潮州、廣東、客家、海南的音樂,因為新加坡、馬來西亞而南洋人文元素則包括南洋地區(qū)的文化、地理或歷史題材或逸事奇聞。”
大賽的獎勵豐富,其中首獎得主將可獲得 1.5 萬新元的獎金。與此同時,海外入圍者將獲得至多 500 新元的旅費與 500 新元住宿津貼。大賽也設新加坡作曲家獎及新加坡青年作曲家獎兩大獎項。得獎者除了獲得豐厚的獎金外,他們的作品也將于 2015 年 11 月 21 日舉辦的《頒獎禮及得獎作品音樂會》中由新加坡華樂團世界首演。
葉聰表示,“通過作曲大賽作曲家的才華被發(fā)掘和展現(xiàn)。前兩屆的作曲比賽的得獎者的作品除了被新加坡華樂團演奏外,也被其他華樂團演奏。得獎者也被樂團邀請委約創(chuàng)作或改編作品。2006 年的作曲大賽創(chuàng)作大獎首獎得主埃里克沃森 (Eric Watson) 就為新加坡華樂團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作品,如《同樂會》(The Ceilidh) 、《牌友》(Mahjong Kaki)、《印度鼓與華樂的對話》(Dialogue for Solo Tabla and Chinese Orchestra)等等!
大賽的評委會陣容強大,評委會主席由新加坡華樂團音樂總監(jiān)葉聰擔任。初選評委會成員包括高平、John Sharpley 及劉斌。決賽評委會成員包括陳怡、鐘耀光、何志光、松下功、許舒亞及余家和。評委將在 2015 年 8 月進行初選,于 2015 年 11 月 20 日進行決選,并在 11 月 21 日舉辦頒獎禮及得獎作品音樂會。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