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中國玉屏國際簫笛制作大賽在貴州玉屏舉行
第一屆中國(玉屏)國際簫笛制作大賽于10月4日早上在貴州玉屏侗鄉(xiāng)民族風情園拉開帷幕。作為全國第三屆竹笛藝術節(jié)暨玉屏簫笛文化周的重點活動,大賽得到了玉屏黨政部門以及全國簫笛界的全力支持。中共玉屏侗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德振、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副會長王書偉、秘書長劉峪升、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竹笛專業(yè)委員會會長張維良、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樂器制作改革專業(yè)委員會會長豐元凱等領導出席了大賽開幕式。
張維良在致開幕致詞時指出,這次大賽為簫笛類樂器制作行業(yè)的統(tǒng)一化與規(guī)范化起了示范作用,而玉屏作為中國簫笛之鄉(xiāng),在紀念玉屏簫笛榮獲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舉辦簫笛制作大賽,更是具有歷史意義,而這次活動中由周林生、林谷珍、黃德成、文東玉、小林純平多位來自中國、臺灣、新加坡、韓國、日本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簫笛制作大師主講的簫笛制作大師班也是史無前例。張維良認為,簫笛同仁應該與時俱進,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中國夢,發(fā)揚中國的簫笛夢。同時,要在比賽中賽出友誼,促進同行之間的交流,增進感情,攜手并進,共同推動簫笛事業(yè)的發(fā)展。
豐元凱在講話中指出,這次簫笛制作大賽在公平、公正、公開三方面都能夠達到國際標準。大賽組委在制定規(guī)則時,參考了國外樂器制作大賽的條款,除了邀請了常敦明、周林生、林谷珍、董雪華等簫笛制作權威外,更有唐俊喬、程天健、易加義、榮政、王建平、繆宜民等中外簫笛演奏與理論名家擔任評審。初賽以閉門形式進行,決賽則公開讓各界觀摩。在評選時更由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科技系主任韓寶強以世界先進的技術作客觀聲學測量,并由陳昀穎、徐鵬、王俊侃三位青年笛簫演奏家試吹,加上笙制作大師趙宏亮共同鑒聽音準,務求做到在制作工藝、演奏水平、科學審視等方面都達到最高標準。
為期五天的第一屆中國(玉屏)國際簫笛制作大賽由開幕式、初賽、決賽、簫笛制作大師班、研討會、論壇、頒獎晚會等部分所組成,為中國歷來最大規(guī)模的簫笛制作比賽。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