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著名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將在國家大劇院與國家交響樂團一起為觀眾帶來一場主題為“蒼狼記——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馬頭琴交響音樂盛宴。
齊·寶力高,是現(xiàn)代馬頭琴藝術宗師,科爾沁草原莫力廟第五世轉世靈童,杰出的演奏家、作曲家、哲學家、教育家。在從事馬頭琴藝術六十余年的生涯里,他不僅全面地接受了傳統(tǒng)民間音樂的熏陶,嫻熟的掌握了馬頭琴演奏枝巧,并且研習了小提琴等西洋樂器,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為馬頭琴的三次改革和更新、提高、發(fā)展,以及馬頭琴能夠立于世界藝術之林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貢獻。1986年,齊·寶力高創(chuàng)建了世界上第一支馬頭琴樂團——齊·寶力高野馬馬頭琴樂團,從此結束了馬頭琴只能獨奏的歷史。
齊·寶力高同時還是一位高產的作曲家和詩人,正如他自己所說的:“生活中隨時隨刻都會有靈感閃現(xiàn)在腦子里,就趕緊用音樂和詩歌把它們記錄下來……”就這樣,幾十年來他用蒙語寫了近千首詩歌,目前正在整理編輯當中,據(jù)說不久就會出版跟讀者見面。音樂方面,他創(chuàng)作的百多部經(jīng)典馬頭琴曲,有獨奏、齊奏、合奏,協(xié)奏曲,其中諸多都為世人所熟知和賞譽。《蒼狼記》是齊·寶力高1973年的作品,描述了一對蒼狼父母帶領它們的一群孩子在錫林郭勒大草原上生活、嬉戲一整日的場景,中午在錫林河中戲水,傍晚逐漸消失在落日的余暉之中……
美麗遼闊的錫林郭勒大草原,是齊·寶力高一生中最熱愛的地方,年輕時第一次乘坐卡車途經(jīng)錫林郭勒大草原,那駝馬成群,黃羊遍地,天上一碧千里,地下翡翠欲流的場景令之深深震撼與感動,后來他特意申請到錫林郭勒盟工作,并為那里創(chuàng)做了不少馬頭琴曲和歌曲。2011年,為了讓蒙古族的文化瑰寶馬頭琴真正走上正規(guī)化的高等藝術教育之路,在他極力推動下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批準成立的“齊寶力高國際馬頭琴學院”佇立在了錫林郭勒大草原上!白屪鎳鞯、世界各國熱愛馬頭琴的人才來到我們錫林郭勒大草原,在這里濃郁的蒙古族草原文化之中,更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馬頭琴藝術人才”,齊·寶力高不無驕傲地興奮地說。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