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圣地亞哥青年交響樂團音樂家三度來煙 百人青年樂團奏響經典樂章
美國圣地亞哥青年交響樂團將于6月30日-7月1日來煙巡演,該團成立于1945年,是美國第六歷史悠久的青年交響樂團。在音樂總監(jiān)Jeff Edmons二十年的培育和努力下,美國圣地亞哥青年交響樂團取得了無與倫比的音樂水平和藝術造詣,并受到許多國際知名音樂節(jié)的邀請,包括華盛頓特區(qū)的肯尼迪中心暑期班、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和捷克布拉格夏季音樂節(jié)。此次演出是圣地亞哥地區(qū)的音樂家第三次訪煙,圣地亞哥青年交響樂團將組織100多人的優(yōu)秀音樂家陣容和港城觀眾一起分享音樂的愉悅。
鋼琴名家兩晚“輪值”
將在6月30日擔任鋼琴獨奏的美女鋼琴家張晶晶曾在三十多場國內和國際著名鋼琴比賽中獲得頂級榮譽。在事業(yè)的高峰期,張女士和她的丈夫林望杰在櫻花節(jié)與克利夫蘭管弦樂團一起演奏了莫扎特二重協(xié)奏曲。去年十二月,在煙臺市政府的支持下,張女士、小提琴手Augustin Hadelich及其他音樂家在煙臺和青島一起表演三場音樂表演。緊接著,張女士收到作曲家譚盾的邀請出席他的鋼琴演奏會“the Banquet”,還參加了澳門交響樂團的三重協(xié)奏曲。2015年1月,在北新竹表演藝術中心和臺北國家音樂廳,張女士與臺北交響樂團一起,在林望杰指導的兩場貝多芬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中擔任獨奏。
曾在世界著名的茱莉亞學院執(zhí)教的加拿大華僑音樂家尹尚廉博士將擔任7月1日的鋼琴獨奏。作為獨奏嘉賓,他與溫哥華交響樂團、新茱莉亞音樂學院樂團、東北賓夕法尼亞交響樂團以及圣地亞哥交響樂團、圣地亞哥青年交響樂團在北美內外進行演奏,演奏場地包括卡耐基大廳的威爾演奏廳、艾薩克斯特恩禮堂、愛麗絲塔里音樂廳和華盛頓特區(qū)的肯尼迪中心。2013年10月,在新澤西馬友友絲綢之路項目上他作為鋼琴家受邀進行表演。自2012年以來,尹博士一直在圣地亞哥青年交響樂團擔任藝術管理,他和音樂總監(jiān)Jeff Edmons共同負責這個美國第六悠久歷史的青年交響樂團項目的課程,并致力于樂團的藝術發(fā)展。
曲目選擇依舊經典
此次巡演在曲目的安排上依舊選擇了一些較為經典的曲目:
柴科夫斯基的《第二交響曲》在他的六部交響曲中獨具一格,民族色彩十分強烈,因第一、第四樂章中都引用了烏克蘭民歌,烏克蘭也稱“小俄羅斯”,因此又被稱為“小俄羅斯交響曲”。樂曲共四個樂章:第一樂章,具有濃郁的烏克蘭地方音樂風格和典型的烏克蘭民歌音調特征,音樂中帶有淡淡的陰郁和蒼涼,顯出隱隱的焦慮和不安,但整個基調是明朗的,他象征著柴科夫斯基對生活的贊美、歌頌和肯定,及對烏克蘭深深的愛戀;第二樂章,音樂輕盈、優(yōu)美,簡潔而場景化,具有柴科夫斯基最駕輕就熟的領域之一——芭蕾音樂的許多特點。樂章中部的音樂從原來的單純變得復雜,從外在描寫變成了內在的抒情,并顯示出陣陣焦慮和不安,這是柴科夫斯基創(chuàng)作中的典型手法之一; 第三樂章是一首詼諧曲,突出了激烈和沖動的驚人效果,刻畫出激動不安的印象和體驗,仿佛要從民歌中、要從樂觀明朗的人民世界觀中尋找心靈的支柱;第四樂章,終曲.是整部作品中最為成功的一個樂章,它被看作是柴科夫斯基創(chuàng)作及其民族性因素的杰出體現,是“整個俄羅斯學派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充分顯示出柴科夫斯基的音樂天性和創(chuàng)作的才華。
《藍色狂想曲》是美國當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喬治•格什溫于1942年創(chuàng)作的一部大型嚴肅音樂作品,是世界上第一部把爵士音樂寫成風靡全球的交響音樂作品!端{色狂想曲》是為鋼琴和管弦樂隊而寫的類似單樂章的協(xié)奏曲作品,其中主題的即興式表達同交響性的發(fā)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黑人布魯斯音樂的調式及和聲因素、爵士音樂強烈的切分節(jié)奏和滑音效果,都賦予這部構思獨特的作品一種與眾不同的色彩。這部作品從首演成功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經受了歷史的考驗,成為美國專業(yè)音樂文獻中的代表作之一,使爵士音樂這一黑人血統(tǒng)的美國民間音樂文化,成為整個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而成為世界各大樂團常演不衰的經典保留曲目。
另外,格拉祖諾夫的《莊嚴序曲》、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也將在6月30日-7月1日兩個夜晚奏響。僅需要200元-50元,就可以讓古典和爵士音樂愛好者不出國門聆聽到國際水準的演奏,市民朋友一定不要錯過。目前可售票數量緊張,感興趣的市民還需抓緊購票。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