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話劇院2015重慶演出季 話劇《哥本哈根》登場
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和重慶演藝集團聯(lián)合主辦,鐵皮屋(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國家話劇院2015重慶演出季”,于6月5日至8月30日期間在重慶國泰藝術(shù)中心舉行!爸袊鴩以拕≡2015重慶演出季”以“新霧季理想”為主題,力求再現(xiàn)七十年前“重慶霧季公演”的浩大聲勢,讓話劇藝術(shù)在重慶扎根開花。
“中國國家話劇院全國演出季”由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周予援提出,旨在推動劇院品牌建設,推廣劇院優(yōu)秀劇目,進一步擴大觀眾基礎,普及戲劇藝術(shù)。自2014年起,中國國家話劇院每年都在全國5~6個城市分別舉辦演出季。去年“中國國家話劇院2014全國演出季”先后在新疆、上海、杭州、臺北、重慶等5個城市成功舉辦。
“中國國家話劇院2015重慶演出季”是“2015年中國國家話劇院全國演出季”的第二站,也是繼“中國國家話劇院2015天津演出季”之后的重要一站。
中國國家話劇院2015重慶演出季”精選了《哥本哈根》、《紀念碑》、《兩只狗的生活意見》三部作品,題材涵蓋西方經(jīng)典到中國當代生活,三部話劇、三個故事、三種風格?胺Q好戲連臺,精彩紛呈。
由王曉鷹導演執(zhí)導的《哥本哈根》,曾榮獲美國普利策獎和托尼獎兩大頂級戲劇獎項,全劇以德國納粹時代的科學家海森堡和丹麥科學家波爾及其夫人瑪格瑞特的亡后靈魂的回憶與對話,展開對原子彈研制成功前后歷史的審視。
《紀念碑》是查明哲導演的“戰(zhàn)爭三部曲”之一,講述了一位在戰(zhàn)爭中失去女兒的母親,迫使一個年輕的法西斯士兵去尋找戰(zhàn)爭中被他奸殺的23個姑娘的尸體。兩人之間的心靈較量,推演出戰(zhàn)爭的血腥和殘酷。
孟京輝導演風靡各地小劇場作品《兩只狗的生活意見》,融入意大利即興戲劇、法國喜劇和中國傳統(tǒng)喜劇的表演手法,在狗兄弟來福和旺財進城尋找幸福和理想的經(jīng)歷中看到人生百態(tài)。
這三部大戲從6月5日起,將先后登上重慶國泰劇院的舞臺,令重慶觀眾大飽眼福。
《哥本哈根》開啟“中國國家話劇院2015重慶演出季”
從6月5日晚開始,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演出,王曉鷹導演的話劇《哥本哈根》,作為“中國國家話劇院2015重慶演出季”演出劇目之一,在重慶國泰劇院連演三場。
《哥本哈根》被譽為“一部無法超越的懸疑推理經(jīng)典作品”,英國劇作家邁克·弗雷恩曾憑借此劇在2000年連獲普利策、托尼兩項大獎,并掀起了“哥本哈根”熱,它幾乎是當時國外影響最大,吸引觀眾最多的一部戲。
劇照攝影:陳阿丁
選擇將這部戲搬上中國舞臺,在王曉鷹導演看來,更是一種使命。2003年,后來在劇中飾演海森堡的梁國慶向他推薦這個劇本。王曉鷹導演發(fā)現(xiàn)該劇特殊的題材和在西方戲劇界引起的強烈轟動后,當即決定要將這出國際最先鋒的主流劇作介紹給中國的觀眾。他從導演的角度,用敏銳的視角和清晰的思維為大家深度解讀了這個“永恒的謎團”,讓大家看到劇中三位科學家對科學、戰(zhàn)爭、人類的內(nèi)心探究和思考!八莫毜街幵谟趧≈袝r時刻刻表現(xiàn)著人與人之間相互較量的內(nèi)心思辨的過程,飽含著生命的情感與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哥本哈根》作為“中國國家話劇院2015重慶演出季”的第一部劇目,王曉鷹導演還特意為重慶觀眾做了劇前導覽,向大家介紹《哥本哈根》的背景。
王曉鷹導演告訴大家,《哥本哈根》以德國納粹時代的科學家海森堡和丹麥科學家波爾及其夫人瑪格瑞特的亡后靈魂的回憶與對話,引出了現(xiàn)代科學史上著名的1941年“哥本哈根會見之謎”,三人的靈魂在回憶中不斷重新闡述那段歷史,并且一直在追問一個終極的問題:作為一個有道義有良知的科學家,應該為整個人類的發(fā)展做些什么?《哥本哈根》通過解密這次“哥本哈根會見之謎”,展開對原子彈研制成功前后歷史的審視。
《哥本哈根》自2003年首演以來,已連續(xù)演出200多場,這12年間三位主演從未更換過,他們之間形成了相當默契的配合。該劇以特殊的結(jié)構(gòu)方式、神秘的戲劇色彩以及激烈碰撞的邏輯思辨深深地吸引了觀眾的眼球,累積了成千上萬的“哥本哈根”迷,也使這部作品成了長演不衰的經(jīng)典劇目。
由于該劇在開演前就受到了觀眾的強烈關(guān)注,不少現(xiàn)場觀眾表示聽導演在現(xiàn)場講述該劇背景故事,更有助于理解故事情節(jié),甚至感到這樣的劇前導覽更是一種感知戲劇的獨特方式。
近兩個小時的演出結(jié)束后,觀眾們意猶未盡,謝幕時觀眾席掌聲雷動,歡呼聲不絕于耳。
6日下午,王曉鷹導演還冒雨在重慶大學為莘莘學子帶來“戲劇藝術(shù)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快樂”專題講座。
在講座中,王曉鷹導演坦言他喜歡這樣的戲。涸诩怃J程度和緊張程度大大超出日常生活可能性的戲劇情境中,在近乎極端、近乎殘酷的人生境遇中,靈魂受到逼迫,生命遭遇窘困,人物不得不在這樣特殊的情境之下做特殊的掙扎和特殊的選擇,于是人格釋放出特殊的力量,人性煥發(fā)出特殊的光彩,靈魂在特殊的關(guān)注和拷問中呈現(xiàn)出特殊的品質(zhì)和意義。這句話中一連用了很多個“特殊”。每個人所能經(jīng)歷的生命體驗是非常有限的,戲劇一定要表現(xiàn)一個特殊的生命經(jīng)歷,才能讓我們間接受到靈魂的追問,同時擴展我們對生命的認知。它不能平庸,必須特殊。
兩個小時的講座結(jié)束后,學生們依依不舍,自愿留下來與導演交談看法,交流互動長達半個多小時,現(xiàn)場氣氛熱烈。因同學們提問踴躍,交流遲遲無法結(jié)束……
一名看完昨晚演出后的學生說:“三位國家話劇院演員的表演讓我佩服不已,在臺上的兩個小時,只有他們?nèi),臺詞的功底,語言表達的能力,肢體語言的演繹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還能在重慶看到更多國家話劇院的好戲!”
一位重慶的在校教師聽完講座表示:“《哥本哈根》抽象、現(xiàn)實和詩意的三個空間,不僅擴大了演區(qū),還對該劇的氛圍設置又增加了一種表現(xiàn)方式。劇中的一些場景還運用了投影手段,但聽導演介紹,這些并非是虛擬畫面,都是真實歷史事件的回放,比如廣島原子彈爆炸時的歷史鏡頭,世界各國原子彈實驗成功的鏡頭……這種形式不僅讓人感到眼前一亮,更感到心靈的震撼!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