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多明戈《西蒙·波卡涅拉》中王者歸來
多明戈被國際媒體譽為“歌劇之王”、“多才多藝的音樂家”和“近代最偉大的歌劇藝術(shù)家”。截至2015年,他在3700余場演出中出演了146個角色,錄制了100多部唱片、多場音樂會和四部歌劇電影,贏得過九屆格萊美獎、四屆拉丁格萊美獎和兩屆艾美獎,這是歷史上任何著名歌劇演唱家所無法企及的數(shù)字。讓我們一起期待他在國家大劇院《西蒙·波卡涅拉》中的再度“歸來”!
多明戈演出《奧賽羅》
多明戈聲樂大賽——初見其人
作為國際重要的聲樂比賽之一,多明戈聲樂大賽于2012年首次來到中國。作為第二十屆大賽的東道主,有機會讓中國聲樂迷們能夠在家門口觀摩大師級的聲樂比賽,近距離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多明戈:導(dǎo)師、大賽創(chuàng)始人、評委主席、指揮……感受到了在大幕之后,聚光燈外,致力于為世界各地的歌唱家和歌劇新秀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為世界頂級歌劇院和藝術(shù)機構(gòu)挖掘和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多明戈。
聲樂大賽上作為評審的多明戈
“我很清楚,對年輕歌唱家來說,僅有才華是不夠的,受到歌劇院經(jīng)營者、經(jīng)理人、選角總監(jiān)、指揮和舞臺總監(jiān)等人的關(guān)注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些人可以進一步推動他們的職業(yè)生涯。我非常關(guān)心聲樂大賽獲勝者的職業(yè)生涯,并密切地跟蹤他們。聲樂大賽的成功不僅歸功于他們,而且也歸功于每年辛苦工作讓大賽成為現(xiàn)實的朋友們!薄嗝鞲
歌劇《納布科》——再聞其聲
2013年5月24日,“歌劇之王”多明戈完成了自己在中國歌劇舞臺上的首秀——兩場《納布科》的表演。作曲家威爾第創(chuàng)作的時代正值意大利獨立運動興旺時期,由此他的作品更加喊出了人們追求獨立、自由的思想情懷,其中《納布科》就是經(jīng)典之一。劇中充滿了愛國懷鄉(xiāng)的真摯情感,和不甘奴役的反抗精神。
歌劇《納布科》劇照
雖然多明戈大師之前曾多次來中國演唱,但第一次完整出演一部歌劇,竟是他年過七十出演的這部《納布科》。中國觀眾終于得以見識“歌劇之王”在歌劇舞臺上的真正風(fēng)采。兩場演出開票伊始便一售而空,甚至出現(xiàn)加座。隨著年齡增長造成的聲音條件的變化,多明戈由男高音轉(zhuǎn)變?yōu)槟兄幸。即使不能領(lǐng)略歌劇之王演繹男高音的角色將是中國觀眾永遠的遺憾,但大師對納布科的演繹深沉而濃厚,仍然讓觀眾如癡如醉。
劇中納布科有不少跪地甚至翻滾的戲份,72歲的多明戈全然不顯老態(tài),將所有的情感表演渲染到極致,其精彩的演唱更是迎來觀眾一次又一次的掌聲以及歡呼,多明戈一次又一次地謝幕,最終單膝跪地,以表至情。他說:“國家大劇院版的《納布科》展現(xiàn)了作曲家最希望呈現(xiàn)的狀態(tài),我真的動情了!
多明戈在歌劇《納布科》中動情演唱
相約《西蒙·波卡涅拉》
闊別兩年,多明戈大師雖已年近八十,藝術(shù)生命卻仍然綻放出新的光彩!段髅伞げǹ穼τ诙嗝鞲暧兄厥獾囊饬x,他轉(zhuǎn)變演唱聲種后,正是西蒙·波卡涅拉這個角色確立了他在男中音領(lǐng)域的成功。他的中音聲線富有相當(dāng)?shù)墓鉂珊蛷椥,其超凡的舞臺表現(xiàn)力和統(tǒng)治力幾乎無人能及——充分將威爾第對人性的洞察和表現(xiàn)力體現(xiàn)出來。這也使得世界上各大歌劇院在近年爭相制作了多明戈版本的《西蒙·波卡涅拉》。
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版《西蒙·波卡涅拉》
本劇于1857年首演于威尼斯鳳凰劇院。1880年,威爾第對這部歌劇重新修改并在米蘭斯卡拉劇院再度首演,成為世界各大歌劇院的保留劇目。
在這部歌劇中,威爾第以跌宕起伏的音樂,講述了西蒙·波卡涅拉與女兒瑪麗婭·波卡涅拉曲折重逢的過程。通過13世紀熱那亞的歷史,表現(xiàn)了作曲家對于和平的向往。作曲家對熱那亞的大海也進行了精彩的描繪,伴隨劇情起伏與劇中人境遇、情緒的變化賦予了大海不同的音樂色彩。
國家大劇院版《西蒙·波卡涅拉》第三幕舞美效果圖
NCPA 2015最強CAST
今年8月20至23日,多明戈領(lǐng)銜的國家大劇院版本將與中國觀眾見面。由國家大劇院制作的《西蒙·波卡涅拉》由亞裔指揮大師鄭明勛執(zhí)棒,著名歌劇導(dǎo)演伊里亞·莫申斯基執(zhí)導(dǎo)。與此同時,享譽國際舞臺的華人歌唱家和慧、田浩江將攜手維托利奧·維特利、周曉琳、謝爾蓋·阿爾塔莫諾夫、韓蓬、楊小勇等中外實力唱將,以強大陣容演繹這部飽含父女情深、和平向往的歌劇杰作。就像多明戈所說的那樣:“每個演員都會有各自的特點,對我來說,每個劇組都是一次朋友的聚會,更何況這次和中國的同行一起同臺。”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xué)習(xí)門戶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