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晚,深圳交響樂團將在南山文體中心大劇院舉辦名人名作系列之四季弦樂專場音樂會,特邀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小提琴教研室主任柴亮教授擔任指揮和小提琴獨奏。演出曲目有意大利作曲家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四季》之《春》和《冬》,阿根廷作曲家皮亞佐拉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E大調弦樂小夜曲》。
柴亮兼任指揮與小提琴獨奏
本場音樂會指揮兼小提琴獨奏柴亮,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和美國茱麗亞音樂學院,師從于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和世界小提琴教育權威迪蕾教授。他的足跡遍布五大洲,合作演出過的交響樂團包括美國圣地亞哥交響樂團、巴爾的摩交響樂團、倫敦皇家愛樂樂團、瑞典國家交響樂團、悉尼愛樂樂團、日本東京都交響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等。
1997年,帕爾曼離開在紐約大學的教職,柴亮以突出的演奏技藝和教學水平成為兩名繼任者之一。柴亮現(xiàn)任中央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小提琴教研室主任。他的學生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取得突出成績,各大樂團的職業(yè)演奏家以及音樂學院的教師團隊都有其學生的身影。
聚光燈外的柴亮還致力于古典音樂公益事業(yè)。2009年他發(fā)起了“音樂之帆”少兒資助項目,希望通過免費的古典音樂訓練,觸摸貧困兒童的心靈。如今,該項目走過6年時光,為近千名少年提供了專業(yè)的古典音樂教育。
三部作品帶觀眾感受春夏秋冬
音樂會將獻演三部以季節(jié)為主題的弦樂作品,首先奏響的是維瓦爾第的《四季》。維瓦爾第是巴洛克音樂的杰出代表,在小提琴演奏、作曲方面素負盛名,他確立了協(xié)奏曲這一音樂體裁,還嘗試交響樂寫作,給后來的巴赫、亨德爾等作曲家以重大影響。維瓦爾第一生窮困潦倒,去世后被葬在維也納的貧民墓地。直到一個世紀后他的音樂才被人們發(fā)現(xiàn),再度在世界樂壇大放異彩!端募尽吩诰S瓦爾第的作品中是最出色的,每一個季節(jié)分為三個樂章,用音樂詮釋了維瓦爾第眼中的自然景觀。這部作品被稱作19世紀小提琴協(xié)奏曲形式的真正先驅。
本場音樂會要演奏的是其中的《春》第一樂章和《冬》!洞骸返囊魳啡A麗灑脫,具有歡樂的春天氣息。4個小主題分別為“小鳥唱著歡樂之歌來迎春”、“微風輕拂清泉,泉水叮咚流淌”、“天空烏云籠罩,電光閃閃,雷聲怒號”、“雷鳴電閃轉瞬即逝,鳥兒重又婉轉歌唱”,給人一種生機盎然、春光無限的美好感受!抖访鑼懥硕毂憋L勁吹、雨雪漫天的嚴寒,以及人們在家中“熊熊爐火暖身心”和冬日暖陽下人們快樂滑冰的安樂生活,音樂給人以溫暖舒適之感,獨奏小提琴奏出柔和而優(yōu)美的旋律。
皮亞佐拉是阿根廷現(xiàn)代作曲家,他創(chuàng)造性地融合傳統(tǒng)古典音樂與爵士樂的作曲風格,將探戈音樂從通俗流行的舞蹈伴奏音樂提升為可以單獨在舞臺上展示的、具有高度藝術性并能表達深刻哲理的純音樂形式,創(chuàng)立了“新探戈音樂”樂派。
皮亞佐拉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現(xiàn)在主要流傳的是由小提琴家基頓·克萊默委托里奧尼德·德希亞尼科夫改編的獨奏小提琴與弦樂隊版本。4首曲子分別參照維瓦爾第的《四季》嵌上了《春》《夏》《秋》《冬》的標題,每一首代表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季節(jié),向美麗的大自然致敬,向一切純真、美好的事物致敬。樂曲的核心表現(xiàn)了作曲家對探戈的癡迷,憂郁、誘人而又感傷的旋律十分迷人。
《E大調弦樂小夜曲》是德沃夏克青年時代創(chuàng)作的最為典雅、抒情、自然和完美的作品,也是德沃夏克樸實、溫暖風格的代表,和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的弦樂小夜曲并列為同類體裁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德沃夏克一共創(chuàng)作過兩首小夜曲,有趣的是,他好像在這兩部風格輕松的作品中故意放棄使用管弦樂隊整體,而是僅僅運用“管弦樂調色板”上的一半“顏色”:《E大調弦樂小夜曲》為弦樂創(chuàng)作;《D小調小夜曲》則主要為管樂創(chuàng)作,因此也稱“管樂小夜曲”。
《弦樂小夜曲》是音樂會上備受鐘愛的弦樂隊曲目。第一樂章奠定了作品滿懷溫情和憧憬的基調,主題溫婉明朗,充滿歡悅氣氛,揭示了作品主旨,具有家庭、親情的象征,悠揚輕快的旋律帶有斯拉夫民族音調的特點和濃郁的鄉(xiāng)村田園色彩,洋溢著活力青春的歡樂氣氛。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