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鬼才”、“怪才”之稱的小提琴教師張又最近正帶領即將赴新加坡參加國際青少年藝術節(jié)的中學生進行積極地排練。這六位業(yè)余學生均來自普通中學,在張又”反傳統(tǒng)”的指導下,僅僅用了兩、三年時間就達到了同齡專業(yè)學生的水準,能夠成功演奏高難度的帕格尼尼《小提琴協(xié)奏曲》,并在去年該藝術節(jié)的齊奏比賽中獲金獎。
十幾年來,張又的“父子軍團”創(chuàng)造了小提琴教育界的神話,迄今已有500多名業(yè)余學生獲得國家級、省級小提琴比賽大獎,令全國各地的弦樂教師、家長與琴童趨之若鶩,而張又本人的成長經歷也格外令人好奇與關注。
偷唱片的音樂發(fā)燒友
張又從小熱愛音樂,三、四歲就喜歡躺在山上聽鳥叫,到六、七歲時,自己用盒子捆上兩根橡皮筋撥弄出各種聲響,做成了稀奇古怪的“樂器”。當時一部墨西哥電影《消失的琴聲》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它講述一個熱愛音樂的小男孩因為沒錢買樂器,每天晚上從拍賣行里偷出小提琴練習,第二天再偷偷地送回去。
“看了那部電影我就想,小提琴怎么那么好聽?我一定要有一把屬于自己的小提琴!”張又死纏爛打地磨著父母到重慶的商店里花7元錢買了一把二分之一的小提琴,開始跟隨一位業(yè)余老師學習,但老師的方法并不系統(tǒng),他感覺拉出來的聲音不那么好聽。
“我就琢磨,能不能有一種方法讓我迅速達到演奏家的水平?但是老師告訴我,小提琴是很難的,可能要花掉畢生精力,可我一直有一個童話般的幻想,只要想著音樂、手就可以自動地表現出來!焙髞韽堄置靼琢耍玫难葑嗉掖_實應該想著音樂而不是技術,但是其技術必須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上世紀50年代,音像資料非常匱乏,張又和幾個同樣酷愛音樂的小伙伴到處找唱片聽,他們甚至翻墻進入療養(yǎng)院偷了很多古典音樂唱片拿回家里聽,音樂讓他如癡如醉。他們一有機會就去各地聽音樂會,沒錢買車票就扒火車、坐貨車。有一次,四川音樂學院弦樂系師生來重慶演出一周!熬驮谥貞c人民大禮堂,當我聽到一位老師優(yōu)美的小提琴獨奏時,受到極大的震撼,腿都僵住了,后來每場演出我們幾個小伙伴就坐到樂池旁著迷地盯著這位老師拉琴,有人打聽到他是夏近熙老師,散場之后我一直跟在他后面,卻沒有勇氣提出來拜他為師。”
苦難磨礪出簡易高效法
張又上初一時文革已爆發(fā),學校宣傳隊選中他去拉現代京劇,他悟性好,聽到黑管、小號、琵琶等其他樂器的聲調都可以用小提琴拉出來!澳菚r遇到了一個麻煩——兒童琴已經不能用了,可是,父親剛剛去世,母親因為受到刺激患上神經官能綜合癥住醫(yī)院治療,家里僅剩四個孩子生活很困難,不可能自己花錢買琴了,宣傳隊只好給我借了一把琴!
不久,張又下鄉(xiāng)到一個貧困縣,他向好朋友借了一把小提琴,無論白天干農活多辛苦,晚上回來都要練琴,有時他身上涂了避蚊劑到山上去拉琴。那時村里人都很窮,大家都在搞副業(yè)——種姜賣錢貼補家用,張又也在自留地里種了很多姜,精心地澆水、施肥,希望能有個好收成,然后賣掉它們買一把小提琴。
快到收獲時節(jié),公社宣傳隊、區(qū)宣傳隊和縣委宣傳隊先后請張又去演奏現代京劇,等他回到生產隊之后發(fā)現,他種的姜已經被隊長和其他農民賣掉了!八麄儼l(fā)現我回來就躲著我,我心里很難受,知道大家生活都很苦,于是我說,這兩年你們一直很照顧我,這些錢我不要了,算是表達我的一點感激之情吧!
多年刻苦練琴,張又的技術有了很大進步,他隨著宣傳隊到工廠、農村、部隊演出,小有名氣。后來,他被分到農機廠負責質量檢驗,仍然利用間隙時間練琴,工間休息他也偷偷跑回宿舍練琴,那時他開始做分指強化訓練,兩個手的機能逐漸變得非常強大。
1976年,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傳來,大家都很悲痛,“我也流淚了,但我對小提琴的感情似乎更深一些,回到宿舍我繼續(xù)練琴。第二天,我就被揪出去在全廠的會上批斗,有不少人揮著拳頭要聲討我,罪名是‘在毛主席逝世舉國上下一片哀悼的日子里,竟然還拉小提琴自娛自樂!碑敃r張又站起來說,“你們知道我拉的是什么曲子嗎?!我拉的是《悲歌》,我是用琴聲來表達對毛主席深切的悲痛與思念啊!”這才躲過一劫。
打開思路觸類旁通
文革結束后,張又考上了四川音樂學院,終于找到了曾在重慶演出的夏近熙。
“可是,在夏老師和同學們看來,四年里我一直在折騰,是個反傳統(tǒng)、不聽話的學生!彼芗m結,因為老師教的和自己練習的完全背離,他知道應該站在前人肩上系統(tǒng)地學習,可是他還想有自己的方法。因此,練琴時總是練幾分鐘停下來想想,想一會兒再練!拔铱傇谙,怎樣用最方便的方法達到演奏家的水平,我吸收了一些傳統(tǒng)的技術,但保留了自己的強化訓練方法,由于練琴過度把手都練壞了。就在休學的三個月期間,我苦苦思索,終于領悟到,強化和放松必須相結合。就這樣,我逐漸琢磨出一套高效而簡易的練琴方法。盡管我在考試前練琴并不刻苦,成績卻很好,總是在班里排前兩名!
張又將簡易高效法擴展到更多的學科!捌鋵嵳业铰(lián)系點之后,再把它們生活化、故事化,每個學科都變得好學了——過去學一本書可能要三、五個月,現在只需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彼l(fā)現,國內的教學體系確實存在問題——讓學生浪費很多時間辛苦地死讀書。“那時我就設想,是否可以把中學課本簡化,把孩子們從死讀書的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我也在思索,音樂對于數學、物理、語文等學科,它的音高的聯(lián)系點分別在哪里、數級的聯(lián)系點在哪里!
在重慶電臺的工作使張又的音樂理念得到拓展。“我負責音響編輯工作,它將樂隊背景、音響效果、主持人的引領等很多東西綜合起來,我得以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小提琴、看待音樂,因為小提琴在樂隊里只是一個聲部,而樂隊在電臺的節(jié)目中(比如大型廣播劇)也只是一小部分!睆堄职咽浪椎穆曇簟⒐诺湟魳、想象中宇宙的聲音等等很多種音響有機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作了近百個優(yōu)秀獲獎節(jié)目。
“老師聽說我們要帶學生參賽,就會放棄比賽。”
兒子張支出生后,張又的工作非常忙,每天空余時間很少,他就用簡易高效法培養(yǎng)兒子,讓孩子每天只用很少的時間就能練好小提琴。張支在14歲時就考上了四川音樂學院小提琴本科,大學期間他也對簡易高效教學法進行了拓展研究,父子兩人的方法整合起來形成了一整套教學體系。
張支上大學期間,張又調到了重慶少年宮工作,領導特意挑選了最差的二十名學生組成一個班讓他任教,可是令人驚異的是,兩年后,這批學生中有兩個考上了音樂學院,還有不少在全國小提琴比賽中獲獎。這印證了簡易高效教學法的驚人成效。
“張支從川音畢業(yè)后和我一起對簡易高效教學法進行深入研究與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比如,把日常生活中的熟練動作,走路、甩手、握掌等等,融入到小提琴的技術動作中,實現天、人、琴合一!眰鹘y(tǒng)教學中大量單一的技術訓練被濃縮為只有幾個簡單的立體、實用的技術,像變形金剛一樣組裝起來、立體化,孩子上手非?臁堄指缸釉谥貞c的小提琴培訓中心規(guī)模越來越大,獲獎學生越來越多。“一開始我們就培養(yǎng)孩子具有演奏家的演奏感,用音樂牽引技術。我們這套江湖方法還不錯,甚至有的老師聽說我們要帶學生參賽,就會放棄比賽!币魳分軋蟆 ⌒禧惷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