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音樂無小事“繁榮少兒歌曲創(chuàng)作與出版”座談會舉辦
當前,中國有兩億多兒童,兒歌伴隨著孩子們的成長。日前,人民音樂出版社在北京召開了“繁榮少兒歌曲創(chuàng)作與出版”座談會。會上,如何讓新一代的歌曲留住新一代孩子的童年,成為眾多音樂家關注和焦慮的問題。圍繞如何更好地推動少兒歌曲創(chuàng)作與出版的話題,與會專家直言當下面臨的困境,提出了關于繁榮少兒音樂的意見和建議。
讓歌聲留住孩子們的童年
莫蘊慧(人民音樂出版社社長):自古出版無小事,兒童音樂的出版更是如此。盡快建立起一支專業(yè)性的兒童音樂創(chuàng)作隊伍,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和運行機制,譜寫出既符合時代特征又真正描繪兒童天性的新兒歌,是音樂創(chuàng)作人和音樂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職責。
優(yōu)秀的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在內容和題材上應該集娛樂、審美、教育、認知于一體,兒歌的影響不僅僅是少兒這個短暫的階段,而是人的一生。孩子們是少兒歌曲好壞的最終評判者。因此,新世紀的少兒歌曲創(chuàng)作,已不僅僅是作詞作曲技術問題了,更需要洞察社會,了解新一代少兒心理。在歌詞、旋律、演唱上也已不必唯美是從,再現孩子們的拙樸和俏皮,反而會更顯少兒精氣神。那些概念化、公式化、成人化的創(chuàng)作將不會再有市場,取而代之以風趣、新穎、隨意的風格。我們真誠地呼吁詞曲作家,把創(chuàng)作筆觸伸向孩子們純潔和率真的心靈世界。
有動態(tài),音樂就形象了
楊鴻年(指揮家):我在中央音樂學院教書已經62年,這些年我始終為缺少好作品困擾。每年中國兒童音樂的創(chuàng)作遠不止1000首,但能傳到孩子耳朵里面并被他們接受和喜愛的寥寥無幾。這里有通道不暢的原因。每一期音樂雜志都發(fā)表好多首,但老師拿不到,拿到也不會唱。這其中不乏優(yōu)秀作品。好作品出版了,卻未被挖掘,甚是遺憾。
此外,兒童歌曲中的好歌詞太少,缺少感染力、想象力。比如有一首歌叫《鈴蘭》,我每次給孩子們唱之前,先讓他們朗誦這首詞——“密林小路旁,鈴蘭正怒放”。我問他們,“開放”好還是“怒放”好?他們一致說“怒放”,因為它有動態(tài),這下音樂就形象了。兒童的音樂教育,不容忽視。如果導向是錯的,所有努力都會白費。
音樂熏陶讓孩子心靈純潔
谷建芬(作曲家):當前兒歌創(chuàng)作存在內容空洞的問題,這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2005年,有出版社找到我,說想出版一張少兒歌曲的光盤。當時我看了一下,很多歌詞都是“我長大了要……”等空洞內容。最終,我拿掉了那些歌曲,改用孩子們熟悉的古詩,創(chuàng)作了《春曉》《明日歌》《詠鵝》等六首歌,很受孩子們歡迎。近年來,我一直在堅持寫兒歌,并結合古詩詞來譜曲,我認為這樣能夠引發(fā)孩子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歌詞內涵也更豐富。
為什么要重視兒童音樂的創(chuàng)作?因為音樂的熏陶能使孩子的心靈更純潔、感情更樸實,這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所在。
給孩子陽光向上的歌
周海宏(音樂學家):中國有句俗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越是低齡段受到的教育對人一生的影響越大。在兒童的音樂教育中,歌唱教育非常重要。當下的兒歌創(chuàng)作有兩個問題:一是形式問題,二是內容問題。這些年我有一個印象:即便從事兒童音樂教育的專業(yè)團隊,仍然對孩子能聽懂什么感到迷茫。從內容上看,我們非常強調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但一定要明白,孩子在哪個年齡段應該接受哪些思想,千萬不能以成人的思想來揣度孩子的觀念。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心理陰暗的人,往往不是因為童年挫折不夠,而是因為挫折太深。所以,我們應該多向孩子展示陽光的一面。
希望更多“有高峰”的少兒歌曲
吳雁澤(歌唱家、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原黨組書記):中國要想富強,中國夢要想實現,最終還要看中國兒童。1947年,山東益母山地區(qū)徹底解放,那年我7歲,八路軍工宣隊的宣傳員把我們一幫小孩招到一起,坐臺階上教唱歌。我們天天在街上唱《王大哥參軍》,那時候參軍的踴躍性就非常高。后來我在淄博一中讀中學時,每天都唱《太行山上》《游擊隊之歌》,時刻都是斗志昂揚。這就是歌曲的魅力。
近年有針對性、有教育意義的兒童歌曲卻并不多,希望作家、藝術家、歌唱家能夠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真正融入少兒歌曲中,希望能夠出現更多“有高峰”、能夠流傳久遠的少兒歌曲,使少年兒童在新的歷史時期茁壯成長。
少兒歌曲創(chuàng)作要注重思想性
秦詠誠(作曲家):近年來,我國每年能創(chuàng)作出1000多首兒童歌曲,但是通過電臺電視臺播放出去被廣大群眾接受的少之又少。因為推薦力度不夠,創(chuàng)作者的積極性無形中被削弱。另外,我感覺到現在有一些作品的思想性不強。我擔任過很多項比賽的評委,發(fā)現孩子們選唱的歌曲很多,但是我經常聽不明白其中的內容。雖然現在百花齊放,但我認為還是應該注意寫一些傳播正能量和主旋律的作品。比如曾經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寫一個小孩怎么把鬼子帶到埋伏區(qū),讓八路軍消滅的故事,F在時代變了,這個內容也不一定合適了,但它對我們有所啟示。為此,寫兒童歌曲要注重它的思想性,不能不知所云。
把握好少兒歌曲創(chuàng)作的題材
龔耀年(作曲家):要推出朗朗上口的少兒歌曲,把握好題材至關重要。唯有這樣,作者才能創(chuàng)作出藝術性強、流傳久遠的經典作品。我們現在的歌曲數量很多,但是都略顯浮躁,真正深入人心、能流傳下來的歌曲較少。在內容方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比如缺少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內容,這正是需要在現在的孩子之間強調的。此外,現在的兒歌還缺少其他國家兒童歌曲中有益的成分。20世紀五六十年代流傳的兒童歌曲,唱的都是講各國友誼的內容。另外,勵志方面的題材也需要加強。目前很多日常生活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都可以成為少兒歌曲創(chuàng)作的題材。需要強調的是,創(chuàng)作隊伍還應該不斷地發(fā)展壯大,尤其需要年輕的作者加入進來,一起為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努力。
給孩子的作品首先要快樂
李幼容(詞作家):我每年幾乎都要看一遍盧梭的《愛彌爾》,這部著作描寫了他從童年一直到成年的心理活動,盧梭提倡的是心理自然的規(guī)律。我現在試圖創(chuàng)造一種適合中國人、中國社會的當代兒童心理學觀念,這是我創(chuàng)作幾十年的求索。
我覺得給孩子創(chuàng)作的作品,首先要快樂。孩子的歌曲應該以玩為主,玩中有學,玩中促學?鞓肥呛⒆拥谋拘裕覀円樦麄兊谋拘匀(chuàng)作,所以以玩為主,要寫孩子的童心童趣,在童趣當中展開他們無限的幻想,啟發(fā)他們的智慧。在歌詞創(chuàng)作上,我們一定寫美好的東西。世界上流傳最廣的那首生日歌《祝你生日快樂》,大人小孩都會唱,我覺得它首先是一首兒歌。兒歌是一切藝術的搖籃,進行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一個作家、一個音樂家保持善良的童心非常重要。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大約在14世紀,歐洲出現了一種在多弦樂器上加鍵而成的擊弦古鋼琴——克拉維卡琴。這種古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