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6日,著名美籍華裔作曲家、指揮家譚盾率領西安交響樂團及絲路沿線諸位音樂家,在南門甕城上演了一場壯觀的絲路交響音樂會。時隔一年后的今天,又一場以絲路為主題的“夢縈絲路——世界音樂國際演奏會”在西安音樂廳上演。
這場演出由哈薩克斯坦古典吉他大師穆拉特·謝力扎提坐鎮(zhèn),邀請到絲路沿線的五位藝術家——杜曼·別布提汗、米蘭別克·阿克賽、扎依特·阿斯哈爾、哈姆羅·瑪特納扎羅夫、索特肯諾夫·艾勒哈姆江,這些來自中亞各國的藝術家,用多達十余種民族樂器,讓古城觀眾領略到了不同民族、不同風情的音樂。
在澳大利亞指揮戴恩·蘭姆的引領下,穆拉特及五位音樂家與西安交響樂團的演奏交相輝映,一邊是悠揚的民族樂器,一邊是恢弘的管弦樂團,共同奏響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交響史詩。
這場演出之所以得到了文化界的高度關注,除了本身的絲路主題之外,音樂也同樣讓人備受期待。去年,西安交響樂團曾委約譚盾創(chuàng)作了《新絲綢之路——長安》,而今年,樂團的第二部委約作品則出自穆拉特集三十年音樂積累而創(chuàng)作的大型音樂交響組詩——《夢縈絲路》,它通過草原、沙漠、綠洲這三個典型的絲路意象主題,展現出了勇敢、毅力、愛情、友誼、失意、希望等人類共通的情感與品質。
與恢弘的上半場相比,下半場的《新歷程——天山傳奇》則是另一番風味。這些曲目均由穆拉特改編自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各國的民間音樂,在幾位演奏家和西安交響樂團的全新演繹下,煥發(fā)出了傳統(tǒng)民族音樂的全新魅力,令在場觀眾聽得如癡如醉。
一場千年的美夢,一支流淌的歡歌。這場演出將各種傳統(tǒng)古老、獨具特色的中亞民族樂器與交響樂團、現代樂器有機融合,以散文詩般的優(yōu)美旋律,引領人們穿越千年,夢回絲路。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