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由外國藝術家用中文演唱的歌劇《原野》,一場由中、美兩國的“金子”與 “仇虎”聯(lián)袂的表演,一場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歌劇角色的真正交流與對話。3月10、11日晚上7點30分,12日上午10點30分,由中國音樂學院與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音樂學院聯(lián)合主辦,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管弦系共同演繹的 “攜彼岸音律,譜國音華章——2016年中國音樂學院與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音樂學院歌劇文化交流演出”在國家大劇院及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相繼上演。
在這次交流演出中,中國音樂學院師生帶來了我國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金湘的代表作——《原野》,這也是第一部被搬上國外舞臺的中國歌劇;美國藝術家們則帶來了20世紀美國最杰出的指揮大師之一伯恩斯坦所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音樂劇片段。中、美雙方學校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精湛的技藝、美妙的歌聲,在同一個舞臺共同完美的演繹了兩國經(jīng)典歌劇,這是一場演出,更是一種學術交流與對話,是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經(jīng)典音樂作品在舞臺上共同綻放光彩。
此次交流演出活動,最大的亮點是外國人用中文演唱中國的歌劇,這在中國歌劇史上堪稱首例,這標志著中國歌劇的優(yōu)秀成果也榮登世界樂壇,得到了世界的認可!盡管,這僅僅是一個開端,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鼓舞了更多的中國藝術家投身到歌劇藝術。在這次演出中,當“美國的”仇虎用中文道白說“再黑的夜也有亮的時候,再長的路也有到頭的時候!”立刻引起場上觀眾熱烈的掌聲!美國女高音飾演的金子格外動人,她的中文咬字和美聲唱法結合的水乳交融,字正腔圓,聲聲動情,句句入心,臺上臺下形成共鳴,情深之處時許多觀眾不禁潸然淚下!歌劇《原野》的第一任導演、金湘教授的夫人李稻川女士,盡管她對這部歌劇作品已經(jīng)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她仍然被這位“美國的”金子感動得熱淚盈眶,她說:“她們懂了我們的音樂!她是我所聽過的最好的‘金子’”。這次交流演出再次印證了,音樂是無國界的,音樂是世界語言,是人類最好的交流方式。
美國藝術家能如此好地把握了中國語言和中國音樂,并且能夠深刻地演繹人物內心世界的豐富感情,這除了作品本身完美之外,也顯示出了美國在音樂教育體系上的專業(yè)性及完整性,表演者表現(xiàn)出了很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這次中美交流也讓我們從事藝術教育和理論研究者看到,所謂民族化并非僅僅是外在形式上的,而是在更深層次的內涵上的。美國藝術家用歐洲美聲唱法演唱的中文唱段,讓觀眾完全沉浸在中國人的情感世界里,美聲唱法的充沛的表現(xiàn)力使得中國語言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達,這不能不說這是中國語言和中國音樂的魅力所在!
演出結束時,觀眾們的熱烈掌聲和歡呼聲是對這次國際歌劇交流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演員們在謝幕時高舉雙手齊喊“友誼與和平”!全場觀眾們也隨聲高呼“友誼和平”!表達了人們對世界美好未來的向往與呼喚!
此次交流演出活動不僅為中美雙方建立了學術交流平臺,更為中國歌劇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吹響號角! 歌劇被稱為綜合藝術,代表音樂、語言和戲劇的最高成就,中國歌劇走向世界,是展示中國人文歷史、文化藝術和教育成就的最好方式。 3月18號,中國音樂學院的師生將帶著歌劇《原野》走出國門,到美國進行交流回訪,為美國的觀眾再現(xiàn)精彩的演出。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