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這個大獎我很意外,感謝組委會,感謝大家,我會繼續(xù)把我全部的熱愛投入到舞蹈當中,拿出更多好作品!12月16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北京青年》周刊2017“工匠精神·青年榜樣”頒獎典禮上,獲得年度舞蹈藝術(shù)青年榜樣的彭措索南發(fā)表了這樣一段簡短而動人的獲獎感言。
出生于青海省玉樹市的彭措索南是藏族人,目前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的舞蹈演員,曾獲國內(nèi)多項舞蹈獎項。接受記者采訪時,穿著一身練功服的彭措索南正在排練廳排練大型舞劇《唐卡》!啊短瓶ā穼⒂2018年1月17日到18日在北京保利劇院演出!迸泶胨髂险f。舞劇《唐卡》以“前一世,又一世,這一世”為主線,通過一對戀人的情感經(jīng)歷,講述唐卡藝人以生命作畫,虔誠并執(zhí)著弘揚唐卡繪畫藝術(shù)的精神,該劇將青海本土的民俗、音樂、舞蹈、建筑、繪畫等元素融入其中,是近年來民族舞劇中一個獨特而精彩的劇目。
“我就是藏族人,跳的又是藏族的舞蹈,講述的是藏族的故事,我感覺自己是在用靈魂跳舞,我一點也不覺得辛苦!睆男【拖矚g舞蹈的彭措索南這樣說。
藏族舞是舞蹈藝術(shù)里的一個重要門類,其歡快的鼓點和簡單的舞步,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與其說是藝術(shù),倒不如說是生活方式更貼切。
彭措索南從小就和藏族舞蹈分不開。父母都非常喜歡歌舞,父親自學了手風琴和笛子,還擅長編舞,經(jīng)常被一些單位請去排練舞蹈!拔沂歉赣H的小跟班,小時候父親表演樂器,我在一旁伴舞,只要音樂一響起,我就會跳起來,覺得很興奮!迸泶胨髂匣貞浾f,“成為舞蹈家是他從小的夢想,讓他走上舞蹈這條路的原因,一部分是祖先留下的能歌善舞的基因,以及骨子里對舞蹈的熱愛,而更多的是父親的希冀!
“在舞蹈里,我有一種歸屬感,像是回到了父親身邊,更像是靈魂有了安放之處!泵慨斘枧_上音樂響起的時候,彭措索南覺得自己體內(nèi)的另外一個自己“活”了起來,那個“自己”從身體中跑出,在舞臺上肆意地展示自己最美的部分,“我享受自己作為一名舞者的感受,我覺得那是我終身的使命。我希望觀眾能通過我的舞蹈,多了解我們的民族,多了解我們民族的藝術(shù)!
“臺上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用汗水澆灌的!睆恼綄W習舞蹈到現(xiàn)在,彭措索南已經(jīng)在舞蹈這條路上磨礪了16年。舞蹈已經(jīng)不再是他每天提醒自己要堅持的一件事,而是像吃飯、睡覺一樣,是必須要做的事。
11歲那年,他和青海幾十名熱愛舞蹈的孩子一起考上了山西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小小年紀的他開始了一個人的求學經(jīng)歷,學會了獨立生活。
“當時和我一起學習的學生中,很多人都轉(zhuǎn)行或做了幕后,就我一個人還在跳舞!迸泶胨髂闲χf,“我一定要完成爸爸的心愿。父親是一個公務(wù)員,沒有成為專業(yè)的舞蹈演員,我要為他圓夢!
藝校畢業(yè)后兩年,17歲時,彭措索南在父親的鼓勵下決定再次到大學深造。經(jīng)過刻苦學習,他考入北京舞蹈學院,開始了在北京的學習。讓彭措索南感受最深的是老師對他們嚴厲而真切的愛,在學校學習的幾年時間里,彭措索南保持著“宿舍--食堂--排練廳”三點一線的生活,雖然這樣的日子枯燥平淡,但他的專業(yè)技能在學習中突飛猛進。
彭措索南最難忘記的是2009年在京求學的他參加全國第九屆“桃李杯”舞蹈比賽的經(jīng)歷!疤依畋蔽璧副荣愂菄鴥(nèi)規(guī)格最高的青少年舞蹈大賽,年輕又缺乏經(jīng)驗的他,在參加比賽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爱敃r,我找了好幾個學校的老師請教,他們都有學生要指導(dǎo),就沒有答應(yīng)我,這讓我心灰意冷,最后靳苗苗老師痛快地答應(yīng)下來,她幫助我編舞,指導(dǎo)我的表演細節(jié)。有一次她看我排練強度大,為了給我增加營養(yǎng),從家里帶來了一兜煮雞蛋!迸泶胨髂险f。
緊張的淘汰選拔中,彭措索南從學校的班審、系審、院審、初賽、半決賽到最后的決賽,一步一步脫穎而出。他用“掉了一層皮”形容那次比賽。
那次比賽,他的舞蹈作品《雪域精羚》榮獲民族民間舞舞蹈教學劇目創(chuàng)作二等獎,他還獲得中國民族民間舞青年組(男子)優(yōu)秀表演獎。
這次經(jīng)歷,讓彭措索南更加堅定地選擇舞蹈這條路!拔腋屑じ赣H帶給我的藏族舞蹈細胞,更感恩老師給了我繼續(xù)前行的勇氣”。
從留京工作到頻繁演出,彭措索南跳過不少舞,有幾部作品讓他投入感情并且“舞到靈魂深處”,正在排練的舞劇《唐卡》就是其中之一。
彭措索南說,跳舞最重要的就是走心,在決定參加舞劇《唐卡》排演之后,他拜訪了多位唐卡大師,靜下心來感受每一幅作品背后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和情感,然后投入到創(chuàng)作和表演之中。舞劇《唐卡》是青海省演藝集團策劃的,該劇是2016年國家藝術(shù)基金的扶持項目,也是青海省2017年重點創(chuàng)作劇目。他說自己之所以選擇加入,就是希望能為家鄉(xiāng)文化傳承作一份貢獻,帶著家鄉(xiāng)的印記走向更大的舞臺。
彭措索南記得,今年9月27日,舞劇《唐卡》在西寧首演,他的父母就坐在臺下看著兒子的演出,“大幕拉開,我雖然看不到父親的眼睛,但我知道,那雙眼睛一定一眨不眨地看著我,一定充滿了欣喜和感動。”彭措索南說,“為了父親,我會一直跳下去!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桂杰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7年12月25日 06 版)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