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場音樂會慶祝二胡教育家王永德執(zhí)教50周年
今年教師節(jié),73歲的二胡教育家王永德收到一份特別的禮物。從9月17日起,他的學生們將為他獻上7場音樂會,慶祝他執(zhí)教50周年。50年來,王永德桃李遍天下,為二胡藝術傳承做出杰出貢獻。
參與7場音樂會演出的,不僅有旅加二胡演奏家高韶青,上音民樂系副主任、二胡演奏家陳春園,二胡演奏家段皚皚等名家,也包括各大音樂院校、藝術院團的新一代二胡演奏家和教師,還有上海財經大學民族樂團、楊浦區(qū)少年宮民族樂團、閔行青少年活動中心學生民族樂團的學生們。
首場演出“踏雪尋梅”將由上海民樂團二胡首席段皚皚帶領楊浦區(qū)少年宮民樂團80多個孩子共同獻上。20多年前,作為上音民樂系主任的王永德就開始將上音師資輸入到楊浦區(qū),成為學生民樂團的拓荒者。
王永德是位嚴師,在教學中總是強調基本功的重要性,同時他又因材施教,鼓勵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風格和個性。他的學生遍及海內外,包括新加坡華樂團副首席林傅強、馬來西亞演奏家林順麗、加拿大庇詩中樂團首席李歌、日本演奏家鳴尾牧子、西藏愛樂樂團音樂總監(jiān)邊巴、旅日二胡演奏家劉福君和巫謝慧等。7場演出中有一場將在日本舉行。
7場演出中,有一場12歲盲童馬成的獨奏音樂會。馬成先天失明,7歲開始學音樂,父母將他從家鄉(xiāng)江蘇泰州送到上海,得到王永德的悉心調教。去年,馬成在“敦煌杯”二胡大賽上獲非職業(yè)少年A組金獎。9月24日,馬成將演奏《第二二胡狂想曲》《流浪者之歌》《梁!返让。
7場音樂會包羅萬象,有傳承,也有創(chuàng)新;有民族曲調,也有異國風情。王永德希望,音樂會能激發(fā)更多人學習胡琴的熱忱,傳承國樂深厚的文化內涵,促進更多愛樂者的交流和探討。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