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音樂廳:“俄羅斯大師”鋼琴三重奏音樂會
《“俄羅斯大師”鋼琴三重奏音樂會》
演出單位:
演出城市: 合肥
演出地點: 合肥音樂廳
演出時間: 2018-03-20 19:30
演出票價: 100元, 180元, 280元,
演出介紹
他們是名副其實的“俄羅斯大師”——當(dāng)代最負盛名且歷史最悠久、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弦樂組合之一”的室內(nèi)樂團體鮑羅丁弦樂四重奏的第一小提琴魯本·阿哈羅尼與大提琴弗拉迪米爾•巴辛,以及榮獲“俄羅斯功勛藝術(shù)家”稱號的鋼琴家安德烈·皮薩列夫,2018年3月16-31日,他們將在中國的九個城市巡演,聯(lián)手獻上一臺純正俄羅斯風(fēng)情的鋼琴三重奏盛宴。
俄羅斯“哲學(xué)復(fù)興”的代表人物別爾嘉耶夫在《俄羅斯思想》一書中指出:“東西方兩股世界歷史之流在俄羅斯發(fā)生碰撞,這使得俄羅斯精神中東方與西方兩種因素永遠在相互角力,因此造成了俄羅斯精神中的兩極性。這是一個在精神上尖銳分裂的世紀,是思考的,同時也是痛苦的世紀。”這樣的思想毫無例外地影響了俄羅斯文學(xué)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聆聽俄羅斯的音樂,每每有一種深沉厚重的感覺,《三套車》的凄婉、《茫茫大草原》的蒼涼、《伏爾加纖夫曲》的沉郁、《紡織姑娘》的憂傷……我們談及俄羅斯音樂,所用詞匯不是哀婉凄楚、憂郁感傷,就是深沉堅毅、深邃蒼涼,又或是雄渾悲壯、粗獷豪放,仿佛俄羅斯音樂對于苦難精神格外情有獨鐘,這是俄羅斯音樂中特有的不能承受之重。這樣的氣質(zhì)扎根于俄羅斯藝術(shù)家的靈魂之中,他們將此種精神財富化身為對音樂的理解與詮釋,試圖創(chuàng)造一種更加深刻的底蘊。
這場音樂會的小提琴家魯本·阿哈羅尼與大提琴家弗拉迪米爾•巴辛均來自鮑羅丁弦樂四重奏。眾所周知,鮑羅丁弦樂四重奏與俄羅斯作品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他們不斷推廣、演出、錄制大量的俄羅斯音樂作品,可謂是詮釋俄羅斯音樂作品的“俄羅斯大師”。畢業(yè)于莫斯科音樂學(xué)院的魯本曾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大賽小提琴第二名的獲得者(當(dāng)年第一名空缺),被小提琴大師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贊譽為“一位具有精湛才華和無限音樂潛能的成熟的音樂大師!”。自1996年加入如今聲名遠播的鮑羅丁弦樂四重奏擔(dān)任第一小提琴以來,已過去了二十多年,如今的魯本不管是作為獨奏音樂家還是指揮家的職業(yè)生涯都相當(dāng)成功。大提琴弗拉迪米爾•巴辛同樣畢業(yè)于莫斯科音樂學(xué)院,曾接受鮑羅丁四重奏資深成員米克伊爾•科貝爾曼和瓦倫汀•柏林斯基的單獨輔導(dǎo)。多年來,獲得的國際大獎舉不勝舉。2007年,弗拉迪米爾正式加入鮑羅丁弦樂四重奏。
盡管這次音樂會不是以他們常見的弦樂四重奏的形式演出,但鮑羅丁代代傳承的精湛技巧和深邃修養(yǎng)在魯本和弗拉迪米爾身上必定一覽無遺。自小浸泡于俄羅斯音樂學(xué)派中,濃郁的俄羅斯情愫縈繞于音符、旋律之中,默契統(tǒng)一的細節(jié)更加彰顯經(jīng)典傳統(tǒng)的魅力,他們的音樂中被烙上了無法磨滅的俄羅斯印記。
“三重奏”的另一位鋼琴家安德烈·皮薩列夫曾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xué)院的“天之驕子”,如今是該校的鋼琴系主任及教授。無論演繹巴赫、莫扎特還是肖邦、李斯特、拉赫瑪尼諾夫和德彪西,安德烈的演奏總是“技巧輝煌,音樂表現(xiàn)細膩具有想象力,聲音透明,音色變化如同畫布上的鮮艷色彩”。若用通透一詞來形容他的美妙琴聲最恰當(dāng)不過,他是那樣的平靜克制,人們似乎總能在他的演奏中感受到一絲游走在爆發(fā)與隱忍之間的微妙氣息,像一種博弈,更像一種對臨界點的拿捏。這是關(guān)于俄羅斯精神的另一種詮釋,像那極北之境風(fēng)雪中矗立的雪山霧凇,不露聲色的外表下暗藏?zé)肓业摹忧榈、光明的渴望?/p>
聽多了鮑羅丁弦樂四重奏與安德烈·皮薩列夫的個人獨奏,三位“俄羅斯大師”組成全新的鋼琴三重奏陣容還是頭一次。若在這次音樂的旅途中,同時經(jīng)歷俄羅斯式的孤獨、漂泊、絕望與掙扎,何嘗不是一次難得的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音樂會所選曲目除了開場一首柔情的舒伯特降E大調(diào)夜曲(柔板)外,其他三首作品清一色都出自俄羅斯作曲家。格林卡、拉赫瑪尼諾夫、柴科夫斯基,三座俄羅斯音樂史上無法翻越的高峰將盡數(shù)展現(xiàn),勾勒出一幅幅十九世紀俄羅斯民族廣袤的思想情懷,我們也得以沉湎于歷史的白晝與黑夜。
我們欣賞俄羅斯音樂,崇敬俄羅斯藝術(shù)家,正是因為他們有自己遺世獨立的品格,但又將自己置身于俄羅斯精神之中。今年三月,當(dāng)普希金說出“上帝就像我們俄羅斯一樣憂傷”時,當(dāng)陀斯妥耶夫斯基寫下“我只擔(dān)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難”時,當(dāng)這些“俄羅斯大師”輕撫弓弦,掠過琴鍵時,但愿我們都可以成為理性的詩人,一位人性尊嚴的解讀者,即使在最惡劣的境遇中,也能找到最后的心靈自由。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