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大劇院:文格洛夫小提琴獨奏音樂會
9周年慶演出季2018年12月14日19:30文格洛夫小提琴獨奏音樂會 (煙臺站)
演出時間:2018-12-14 星期五 19:30
演出場館:煙臺大劇院 - 煙臺市 煙臺市芝罘區(qū)南大街文化中心61號
項目介紹
馬克西姆·文格洛夫 小提琴家
馬克西姆·文格洛夫(Maxim Vengerov),小提琴格萊美獎得主馬克西姆·文格洛夫被舉世公認為最具才華的音樂家之一,常被比作現(xiàn)今世界上最偉大的弦樂演奏家之一,他作為指揮家的精湛技藝也廣受贊譽,是全球古典音樂界最受推崇的獨奏音樂家之一。
馬克西姆·文格洛夫生于1974年,5歲時作為小提琴獨奏家踏上了自己的音樂之路。在10歲和15歲時,分別在維尼亞夫斯基(Wieniawski)國際小提琴大賽和卡爾·弗萊什(Carl Flesh)小提琴大賽上獲獎。曾師從卡麗娜·圖爾恰尼諾娃(Galina Turchaninova)和扎克哈爾·布朗(Zakhar Bron),10歲時灌錄了首張個人專輯,后又為Melodia、Teldec和EMI等知名唱片公司灌錄專輯,并榮膺格萊美和《留聲機》雜志的年度藝術(shù)家大獎。
一直以來孜孜不倦尋求新的表達方式,馬克西姆·文格洛夫有意讓自己受到巴洛克、爵士、搖滾樂等不同種類音樂的影響從而激發(fā)靈感。2007年,馬克西姆追隨導(dǎo)師姆斯蒂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的腳步,拿起了指揮棒,執(zhí)棒蒙特利爾和多倫多交響樂團等世界頂級交響樂團。2010年,馬克西姆出任(Gstaad Festival Orchestra)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2014年6月,他在恩師尤里·西蒙諾夫(Yuri Simonov)的指導(dǎo)下,以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頭銜從莫斯科伊波里托夫-伊凡諾夫音樂學(xué)院(Moscow Institute of Ippolitov-Ivanov)畢業(yè),并參加了一項為期兩年的歌劇指揮項目。
近年來,馬克西姆·文格洛夫作為獨奏音樂家或指揮家,與紐約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BBC交響樂團,馬林斯基劇院管弦樂團、芝加哥愛樂樂團等眾多國際知名的交響樂團同臺演出,他經(jīng)常在音樂會的上半場演奏經(jīng)典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下半場則奉上精彩的交響樂指揮絕技,曾經(jīng)演出的作品包括了里姆斯基-柯薩科夫的《天方夜譚》更奏響了其中的小提琴獨奏部分。
2014/2015年音樂季,文格洛夫先生攜手由余隆率領(lǐng)的上海交響樂團和由帕沃·賈維(Paavo Järvi)率領(lǐng)的巴黎管弦樂團,拉開了音樂季的序幕,并與余隆先生和郎朗一起為上海交響樂團新音樂廳揭幕。2015年1月,馬克西姆·文格洛夫再次攜手紐約愛樂樂團,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紐約時報》);他在歐洲展開巡演,并與法國廣播愛樂管弦樂團和鄭明勛合作灌錄了柴科夫斯基的協(xié)奏曲。
在2015/2016年音樂季的全球多場音樂會和獨奏會上,文格洛夫先生曾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東亞、歐洲和南美舉辦五輪獨奏會巡演。
2016/17樂季,文格洛夫先生回到澳大利亞參與了悉尼交響樂團樂季的開幕演出并指揮昆士蘭交響樂團的樂季閉幕演出,同時他也是樂團那一年的駐團藝術(shù)家。接下來的客席指揮演出包括,指揮愛爾蘭RTE管弦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和墨爾本交響樂團。
2017/18樂季,文格洛夫?qū)氐娇▋?nèi)基音樂廳同蒙特利爾交響樂團合作,同時他也會來到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首演著名作曲家陳其鋼的協(xié)奏作品。同時,他也會在歐洲、中國和美國舉行獨奏會。
文格洛夫先生對音樂教育和青年音樂才俊的培養(yǎng)傾注了極大的熱情,他曾在世界各地擔任教職,現(xiàn)在是瑞士梅紐因國際音樂學(xué)院(IMMA)的特使和客座教授,并從2016年9月起,擔任英國著名音樂學(xué)院,倫敦皇家音樂學(xué)院Polonsky客席教授。他一直堅信,比賽是一個發(fā)掘年輕藝術(shù)家國際生涯的平臺,文格洛夫在多個比賽擔任評委,包括Donatella Flick指揮大賽,梅紐因小提琴比賽,并在2013年5月主導(dǎo)了蒙特利爾國際小提琴大賽的決賽。基于他在2011年時作為著名的維尼亞夫斯基小提琴大賽主席,在9個國家首都現(xiàn)場面試200余名音樂家時取得的巨大成功,2016年他前所未有的再一次作為主席重返大賽。
1997年,文格洛夫先生成為首位出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親善大使的古典音樂家。他用音樂啟迪世界各地的兒童,他曾為弱勢兒童演出,并前往烏干達、泰國、巴爾干半島、土耳其等地的的社區(qū)表演來為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募集善款。他同時也是南非將不同種族背景兒童通過音樂建立聯(lián)系的MIAGI項目的資助人。
文格洛夫拍攝了一系列的紀錄片,包括1999年在戛納電影節(jié)展映的由Channel Four電視臺拍攝的“Playing By Heart”與2008年贏得格萊美最佳紀錄片的“Living the Dream”等。
文格洛夫贏得了多個音樂學(xué)院獎學(xué)金和榮譽獎項,包括了皇家音樂學(xué)院等,他被羅馬尼亞和德國薩爾蘭州的功績勛位,并在2012被牛津三一學(xué)院授予榮譽客座研究員。
文格洛夫先生曾榮獲眾多國際音樂大獎,包括2003年的格萊美最佳器樂獨奏獎(管弦樂伴奏)、兩座留聲機大獎(1994年和1995年)、全英古典音樂獎(2004年)、五座愛迪生音樂獎(1995年、1996年、1998年、2003年和2004)、兩座回聲音樂獎(1997年和2003年),以及世界經(jīng)濟論壇水晶獎(2007年,旨在嘉獎以自己的藝術(shù)成就推動世界進步的藝術(shù)家)。
他使用一把1727年造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ex-Kreutzer”。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