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國家大劇院制作威爾第歌劇《游吟詩人》
國家大劇院制作威爾第歌劇《游吟詩人》
演出時間:2019.10.23 - 2019.10.27
演出劇場:歌劇院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
2019.10.23 周三 19:00
2019.10.24 周四 19:00
2019.10.25 周五 19:00
2019.10.26 周六 19:00
2019.10.27 周日 19:00
演出介紹
《游吟詩人》名列世界十大上演頻率最高的歌劇榜中,是威爾第“通俗三部曲”之一,劇中眾多動聽詠嘆調(diào)成為經(jīng)典曲目。該劇是國家大劇院繼《茶花女》《弄臣》《假面舞會》《奧賽羅》《納布科》之后推出的第六部威爾第歌劇經(jīng)典。該劇戲劇情節(jié)跌宕曲折、人物關系豐富濃烈,講述了復仇、愛情、命運等人類歷史上永不退色的主題。給人帶來深深的震撼與宿命感。
指揮:里科·薩卡尼
導演/舞美設計/服裝設計:烏戈·德·安納
燈光設計:韋尼喬·凱利
多媒體設計:塞爾喬·梅塔里
合唱指揮:阿提里奧·托馬澤洛
主演
曼里科(男高音):卡爾洛·文特雷 / 朱塞佩·季帕里
萊奧諾拉(女高音):瑪利亞·阿格雷斯塔 / 孫秀葦
盧納伯爵(男中音):馬爾科·卡里亞 / 阿爾弗萊德·達薩
阿蘇茜娜(女中音):瑪麗安·高聶蒂 / 牛莎莎
費南多(男低音):喬爾喬·朱賽佩尼 / 關致京 ●
伊奈絲(女高音):王璟
路易斯(男高音):扣京 ●
吉普賽老人(男低音):張洋△
信使(男高音):曹瑞東△
(注:●國家大劇院駐院歌劇演員,△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演員)
劇情介紹
15世紀初,歐洲各國風云變幻,西班牙內(nèi)戰(zhàn)期間,封建領主殘酷迫害吉普賽人,老盧納伯爵將一個吉普賽老婦人當成女巫燒死。吉普賽婦人的女兒阿蘇茜娜將伯爵尚在襁褓中的小兒子盜走,準備將其燒死為母報仇,但在慌亂之中卻錯把自己的親兒子投入火中。多年后,老伯爵長子繼承爵位成為盧納伯爵,他熱戀著貴族女官萊奧諾拉,但萊奧諾拉卻深深愛著游吟詩人曼里科,殊不知曼里科正是當年阿蘇茜娜偷走并養(yǎng)大的伯爵幼子。盧納伯爵與曼里科為情決斗,曼里科獲勝卻負傷,被阿蘇茜娜救回。正當曼里科和萊奧諾拉準備舉行婚禮時,盧納伯爵抓走了阿蘇茜娜,并聲稱要燒死她。曼里科為救母被捕,萊奧諾拉以獻身給伯爵為代價,獲準釋放曼里科。為保清白,她服下毒藥死在曼里科懷中。盧納伯爵盛怒,下令處死曼里科,目睹行刑結(jié)束的阿蘇茜娜告訴盧納伯爵,被處死的曼里科正是他的親弟弟,她終于為母親報了仇。
主創(chuàng)
烏戈·德·安納導演/舞美設計/服裝設計
曾擔任國家大劇院制作《假面舞會》《游吟詩人》《參孫與達麗拉》《水仙女》《麥克白》,以及威爾第“折子戲”歌劇音樂會導演。 他的職業(yè)生涯始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里斯科隆大劇院,擔任技術總監(jiān)和執(zhí)行制作人。制作了《圖蘭朵》《維特》《唐·卡洛》《鄉(xiāng)村騎士》《丑角》《浪子的歷程》。隨后,他在智利圣地亞哥市政劇院導演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毒飲》《唐·卡洛》《霍夫曼的故事》,并連續(xù)三年獲得評論界最佳導演獎。
不久,他開始與馬德里的薩蘇埃拉劇院、巴塞羅那的里斯奧大劇院合作,簽約制作了歌劇《阿依達》《安德烈·謝尼!贰杜渖瘛贰端囆g家生涯》《海蜜安妮》《奧賽羅》。1990年,他開始在意大利工作,在博洛尼亞導演了《摩西在埃及》,并自此開始與意大利最好劇院的合作,包括:米蘭斯卡拉劇院(《毒飲》《參孫與達麗拉》《命運之力》《游吟詩人》)、都靈歌劇院(《曼儂·萊斯科》)、拿波里圣卡洛斯劇院(《摩西在埃及》)、羅馬歌劇院(《海蜜安妮》《維特》《瑪麗·維多利亞》《露克莉西亞》《塞維利亞理發(fā)師》《伊莉絲》),維羅那露天劇場(《納布科》《霍夫曼的故事》)、羅西尼歌劇節(jié)(《塞密拉米德》)、威尼斯鳳凰劇院(《卡門》)以及2007年夏季桑坦德國際藝術節(jié)(《夢游女》),并與熱那亞劇院、卡塔尼亞劇院及帕爾瑪劇院有過合作。此外,他還與如下劇院有過合作:柏林德意志歌劇院(《唐·卡洛》)、英國皇家歌劇院(《毒飲》《唐·卡洛》)、塞維利亞歌劇院(《阿依達》)、以色列特拉維夫劇院(《托斯卡》)、華盛頓劇院(《領袖》),以及在日本制作了《諾爾瑪》。自2009年,他制作了許多新作品:如在智利完成了《寵姬》、在都靈完成了《美狄亞》、在帕多瓦制作了《阿依達》、在馬里博爾制作了《茶花女》、在帕多瓦完成了《風流寡婦》。他為巴勒莫馬西莫劇院2011季開幕執(zhí)導的歌劇《戰(zhàn)國妖姬》,為他本人贏得了聲譽。
1997年,烏戈·德·安納因?qū)а萘恕兑晾蚪z》《圖蘭朵》及《霍夫曼的故事》,被授予了阿比亞蒂獎。2001年,為感謝他在馬德里皇家劇院導演的《唐·卡洛》,授予他最佳舞臺導演、舞美設計和服裝設計獎。
韋尼喬·凱利燈光設計
韋尼喬·凱利自2011年至2013出任國家大劇院版《托斯卡》、《漂泊的荷蘭人》、《假面舞會》、《羅恩格林》、《奧賽羅》、《意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的燈光設計。
他與許多知名歌劇院和音樂節(jié)有過合作:巴黎夏特萊劇院、斯卡拉歌劇院、巴士底歌劇院、布拉格國家歌劇院、巴黎加尼耶歌劇院、巴塞羅那利賽奧大劇院、雅典阿蒂庫斯劇院、維羅納競技場、阿姆斯特丹歌劇院、博洛尼亞市政劇院、羅馬歌劇院、巴塞羅那加泰羅尼亞國家劇院、圖盧茲歌劇院、馬德里皇家劇院、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佛羅倫薩五月音樂節(jié)、拉文納音樂節(jié)、普羅旺斯艾克斯音樂節(jié)、薩爾茲堡復活節(jié)音樂節(jié)。他與P·L·皮齊、埃齊奧·弗里杰尼奧、胡戈·德安娜、KM·格魯伯、海寧·布洛克豪斯、克勞迪奧·阿巴多、里卡爾多·穆蒂、F·澤菲萊利、瓦列里·杰基耶夫、尼古拉·喬爾、奎里諾·坎迪、馬里奧·加斯等大師均有合作。
塞爾喬·梅塔里多媒體設計
1986年,塞爾喬·梅塔里創(chuàng)立Ideogamma 公司,迎來了自己的轉(zhuǎn)折點,F(xiàn)在Ideogamma公司已成為視覺景觀業(yè)的領頭羊。
梅塔里對視覺景觀工作充滿激情,在技術方面精益求精。他還與眾多藝術家保持常規(guī)合作,與他一起工作的導演和舞臺設計師包括烏戈·德·安納、強卡洛·德·莫納科、蒂托·葉古爾扎、丹特·費雷蒂、達里奧·福、埃茲歐·弗里杰利奧、尼古拉斯·喬爾、林德瑟·坎普、威廉姆·奧蘭迪、瑪格麗塔·帕里)、路易斯·帕斯夸爾、皮爾·阿里、約瑟·卡洛斯·普拉薩、詹尼·夸蘭塔、盧卡·龍科尼、皮特·斯坦、弗拉基米爾·瓦西里耶夫等。
梅塔里過去30年的職業(yè)生涯非常成功,為世界各大劇院制作了450多部作品。
四年前,梅塔里開始與國家大劇院合作,制作的作品有《漂泊的荷蘭人》《假面舞會》《羅恩格林》《奧賽羅》《納布科》《紀念威爾第折子戲音樂會》《游吟詩人》《諾爾瑪》《威廉·退爾》《冰山上的來客》《阿依達》《西蒙·波卡涅拉》《參孫與達麗拉》《美麗的藍色多瑙河——1872年約翰·施特勞斯訪美的故事》《水仙女》和《麥克白》,均享譽世界。
阿提里奧·托馬澤洛合唱指揮
2013年,被任命為瑞士圣加侖歌劇院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隨后在夏季音樂節(jié)上指揮了新版《兩個福斯卡里》和《寵姬》。此外,他還指揮了柏遼茲戲劇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亞納切克歌劇《狡猾的小狐貍》,以及《后宮誘逃》《卡門》《盧克雷齊婭·波吉亞》《魔笛》《唐·璜》《歌女喬康達》《漂泊的荷蘭人》《托斯卡》《葉甫蓋尼·奧涅金》《麥克白》《諾爾瑪》。
他曾擔任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的首席指揮和音樂總監(jiān)助理。自1997演出季起在尼斯歌劇院擔任合唱指揮。2002年,他開始主理劇院音樂職員一應事務,并擔任尼斯愛樂樂團的副指揮。2005年,他贏得了法蘭西島國家管弦樂團指揮比賽第一名。2008年,他在一場致敬20世紀意大利音樂的音樂會上完成了個人在柏林愛樂音樂廳的首度亮相。
他在聲樂作品方面豐富的經(jīng)驗使他備受推崇,成為歌者們爭相合作的對象。他也因此經(jīng)常受邀指導多類歌劇薈萃演出,與何塞·庫拉等知名歌唱家共事。此外,他不僅是一名出色的歌劇指揮,同時對交響樂、現(xiàn)代音樂作品和芭蕾舞劇目也非常熟悉。
主演
里科·薩卡尼 指揮
意大利指揮家里科·薩卡尼生于1952年4月16日,曾擔任布達佩斯愛樂樂團音樂總監(jiān)兼藝術顧問,也曾擔任匈牙利國家歌劇院的首席客座指揮近20年之久。
薩卡尼6歲開始學鋼琴,1974年,薩卡尼以商學理學學士的身份畢業(yè)于亞利桑那大學,后又返校,在1980年獲得該校音樂學士學位。1980年至1982年間,薩卡尼就讀于密西根大學音樂學院,師從哥斯塔夫·梅爾和路易斯·奈格爾,獲得了指揮碩士及音樂藝術博士學位。1984年,在柏林舉辦的赫伯特·馮·卡拉揚國際指揮大賽中,薩卡尼一舉摘得首獎。
繼此次比賽之后,他迅速受邀于柏林及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丹麥皇家愛樂樂團以及斯波萊托藝術節(jié)進行合作演出。作為客席指揮,薩卡尼曾受到世界各地眾多一流樂團的多次邀請,如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捷克愛樂樂團、科隆愛樂樂團、休斯頓交響樂團、奧斯陸愛樂樂團、丹麥皇家愛樂樂團等等。薩卡尼還與重要的獨奏家合作,如阿莉奇亞·德·拉羅查、斯蒂芬·伊瑟利斯、丹尼斯·馬祖耶夫、薩賓娜·梅耶、白建宇、迪米特里·斯特科維茨基、馬克西姆·文格洛夫、平查斯·祖克曼等等,以及著名的美藝三重奏。
此外,他的足跡也遍及世界各地的歌劇院,如漢堡國家歌劇院、里昂歌劇院、蒙特卡洛歌劇院、尼姆露天劇場歌劇節(jié)、巴察喜歌劇院、以及羅馬、德累斯頓和科隆歌劇院。他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了《游吟詩人》《茶花女》和《阿依達》,并進行大都會歌劇院的首次國際廣播直播。
卡爾洛·文特雷飾 曼里科
卡爾洛·文特雷出生于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1994年,25歲的文特雷登臺斯卡拉歌劇院,參演由里卡爾多·穆蒂執(zhí)棒的《弄臣》,憑借曼圖亞公爵一角正式開啟歌劇職業(yè)生涯。文特雷現(xiàn)已成為一名杰出的抒情歌劇男高音歌唱家,他飾演的普契尼、威爾第歌劇角色及寫實主義歌劇主角如奧賽羅、拉達梅斯(《阿依達》)、卡拉夫(《圖蘭朵》)、格里厄(《瑪儂·萊斯科》)、圖里杜(《鄉(xiāng)村騎士》)等均廣受歡迎。
文特雷曾參加弗朗西斯科·比尼亞斯國際聲樂比賽并斬獲“吉諾·貝基獎”,同時也是帕瓦羅蒂國際聲樂大賽的獲勝者。2005年,文特雷在法蘭克福歌劇院參演克勞斯·居特執(zhí)導的新制威爾第歌劇《假面舞會》,迎來其職業(yè)的轉(zhuǎn)折點,引起了頗多的國際關注,并因此獲得了來自更多劇院的邀約,并飾演了眾多其他重要角色,如:阿里戈(《西西里晚禱》)、安德烈·謝尼埃、卡瓦拉多西(《托斯卡》)、路易吉(《外套》)、蓋布里耶利·阿多爾諾(《西蒙·波卡涅拉》)、堂·何塞(《卡門》)、唐·卡洛、曼里科(《游吟詩人》)、毛里齊奧(《阿德里安娜·萊科芙露爾》)、迪克·約翰遜(《西部女郎》)、拉達梅斯(《阿依達》),登臺的劇院包括漢堡國家歌劇院、舊金山歌劇院、維羅納露天劇場、巴塞羅那里賽歐大劇院、芝加哥抒情歌劇院、巴黎巴士底歌劇院、多倫多加拿大歌劇院、柏林德意志歌劇院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阿依達》中的拉達梅斯無疑是他的一個代表性角色。憑借對于拉達梅斯一角的塑造,文特雷在許多劇院的演出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于2011年首次亮相英國皇家歌劇院;同年,他在法蘭克福歌劇院首次飾演《奧賽羅》的劇名角色,同樣獲得了巨大成功。
在日程繁忙的2016/2017演出季,文特雷在漢堡國家歌劇院出演卡利斯托·別托執(zhí)導的新制作《奧賽羅》,再次飾奧賽羅一角;之后前往都靈皇家歌劇院出演《曼儂·萊斯科》,并出演東京新國立劇場制作的《奧賽羅》。2018年他先后在布魯塞爾皇家鑄幣局劇院和萊茵德意志歌劇院參與了新制作版本《丑角》的演出,首次飾演卡尼奧一角,除了首次飾演這一重要角色之外,本演出季他的演出安排還包括在澳門出演《安德烈·謝尼!罚诓┞迥醽喅鲅荨栋⒁肋_》和《托斯卡》,在都靈出演《圖蘭朵》,在漢堡出演《奧賽羅》,在杜塞爾多夫演繹《丑角》,以及在維羅納露天劇場演繹《圖蘭朵》《阿依達》和《卡門》。
不久前,文特雷在維羅納被提名為2017年度“最佳拉達梅斯”。
朱塞佩·季帕里飾 曼里科
本名約瑟夫·吉帕里,出生于阿爾巴尼亞的法羅拉,畢業(yè)于阿爾巴尼亞的地拉那音樂學院。2003年,季帕里在多明戈國際聲樂比賽中獲獎,從此走上國際舞臺,在著名的歌劇院中演出。
至今扮演的角色有:《弄臣》中的曼圖亞公爵:博洛尼亞、多倫多、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馬賽、舊金山、圣地亞哥、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祖賓·梅塔指揮)、維也納、蘇黎世;《假面舞會》中的里卡爾多(古斯塔夫三世):菲拉拉、馬賽、巴黎巴士底歌劇院、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奧維托、布宜諾斯艾利斯科隆歌劇院、巴勒莫、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特拉維夫、博洛尼亞;《茶花女》中的阿爾弗萊德:博洛尼亞、維羅納歌劇院、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那不勒斯圣卡羅劇院;《阿蒂拉》中的弗雷斯托:那不勒斯圣卡羅劇院、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羅馬歌劇院(里卡爾多·穆蒂指揮)、馬賽、漢堡、帕爾馬斯;《游吟詩人》中的曼里科:拉文納藝術節(jié)、洛桑、馬賽、阿維尼翁、巴塞羅那里賽烏大劇院、科;《西蒙·波卡涅拉》中的阿多爾諾:的里雅斯特、博洛尼亞、奧維托、熱那亞卡洛·費利切歌劇院;《路易絲·米勒》中的魯?shù)婪颍喊屠漳、洛桑、熱那亞卡洛·費利切歌劇院;《唐·卡洛》:羅馬歌劇院、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蘇黎世、柏林德意志歌劇院、都靈、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強盜》:博洛尼亞;《托斯卡》中的卡瓦拉多西:馬賽、羅馬歌劇院、巴勒莫、蒙特卡洛、托瑞德拉古;《拉美莫爾的露契亞》中的埃德加多:巴勒莫、馬賽;《燕子》:圖盧茲、蒙特卡洛。
近期,朱塞佩·季帕里出演的劇目和角色包括:在佛羅倫薩演出《蝴蝶夫人》,在畢爾巴鄂出演《唐卡洛斯》,在馬賽出演《福斯卡里父子》,在特內(nèi)里費出演《游吟詩人》。2016年他在博洛尼亞出演了《阿蒂拉》,在帕爾馬、皮亞琴察、雷焦艾米利亞和摩德納出演了《拉美莫爾的露契亞》,并在阿維尼翁出演了《麥克白》。 瑪利亞·阿格雷斯塔飾 萊奧諾拉 瑪利亞·阿格雷斯塔曾多次在各大聲樂比賽獲獎,于2007年首次登臺亮相。
2011年,她登臺意大利都靈皇家歌劇院,出演由賈南德雷亞·諾塞達指揮的《西西里晚禱》,贏得公眾和評論家贊譽,大獲成功。自那以后,她廣受邀約,在世界各大劇院登臺演出。其中包括:在特拉維夫出演《諾爾瑪》;在維羅納歌劇院、慕尼黑、那不勒斯圣卡羅歌劇院、都靈皇家歌劇院、意大利托瑞德拉古的普契尼音樂節(jié)上出演《藝術家生涯》,飾演咪咪一角;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出演《唐璜》,飾演劇中埃爾薇拉一角。
此后,她在瓦倫西亞出演了由祖賓·梅塔指揮的《游吟詩人》,在馬薩達歌劇節(jié)出演《卡門》,在柏林國家歌劇院出演《茶花女》。2012年,她帶著《藝術家生涯》回歸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個人風采盡顯,大獲成功。
她曾在羅馬參演了由里卡爾多·穆蒂執(zhí)棒的《西蒙·波卡涅拉》;在那不勒斯圣卡羅歌劇院參演由尼克拉·路易索蒂執(zhí)棒的威爾第《安魂曲》,同時,她也參演了在柏林國家歌劇院巴倫博伊姆執(zhí)棒的《安魂曲》,在瓦倫西亞參演由梅塔指揮的《奧賽羅》,在德累斯頓參演由克里斯蒂安·蒂勒曼執(zhí)棒的新制作歌劇《西蒙·波卡涅拉》。首次亮相英國皇家歌劇院,參演的是由安東尼奧·帕帕諾指揮的《福斯卡里父子》。大都會歌劇院的首秀是由澤菲雷里執(zhí)導的《藝術家生涯》。此外,她還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出演歌劇《奧貝爾托》《游吟詩人》《圖蘭朵》等。
2014年,瑪利亞獲得了樂界廣負盛名的“弗朗哥·阿比亞蒂獎”;意大利國內(nèi)評論家評選其為當年最佳女高音。
孫秀葦飾 萊奧諾拉
孫秀葦,旅意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現(xiàn)任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曾連獲國際頂級歌劇賽事的六個金獎。
她的首次歌劇登臺亮相于日本東京歌劇院,出演其第一部歌劇《茶花女》中的薇奧萊塔一角,綻露鋒芒,自此開啟了她的全球歌劇事業(yè)。她在意大利威爾第歌劇院首演貝利尼的歌劇《諾爾瑪》中的諾爾瑪一角,引發(fā)狂熱反響,聲名日盛。
孫秀葦?shù)难莩鲎阚E遍及世界各大頂級歌劇院,包括維羅納露天劇場、羅馬、威尼斯、都靈、熱那亞、佛羅倫薩、西班牙塞爾維亞、柏林、波恩、尼斯、蘇黎世,同期她的歌聲進入美國歌劇市場,并于華盛頓、洛杉機、底特律、費城及加拿大多倫多、中國國家大劇院、以色列特拉維夫等三十余家頂級歌劇院及世界頂級歌劇節(jié)演出,包括“維羅納露天歌劇節(jié)”、“普契尼藝術節(jié)” 、“阿旺什歌劇藝術節(jié)”等。
她詮釋的歌劇人物性格各異,每個角色的扮演都堪稱經(jīng)典。她的名字如寶石般鑲嵌于多部著名歌劇之上,包括 《諾爾瑪》《游吟詩人》《阿依達》《麥克白》《蝴蝶夫人》《圖蘭朵》《托斯卡》《海盜》《納布科》《命運之力》《茶花女》《修女》《漂泊的荷蘭人》《唐豪瑟》《阿蒂拉》《安魂曲》《假面舞會》《丑角》《安德烈·謝尼埃》《歌女喬康達》等。
孫秀葦在其歌劇生涯中成功塑造了威爾第、普契尼等大師的眾多女主人公,代表角色包括蝴蝶夫人、圖蘭朵、托斯卡等。作為當今世界歌劇舞臺上最經(jīng)典的“蝴蝶夫人”,她已在全球各大劇院公演中飾演“巧巧!币唤200余場次,將該角色楚楚動人的清純、對愛情的堅貞及女性的傲骨詮釋得淋漓盡致,深入人心。同時,她也是“歌劇之王”多明戈在歌劇《圖蘭朵》中欽點的中國公主,她演繹的“中國公主”集高冷、柔情、嬌媚于一身。在國家大劇院版歌劇巨作《麥克白》中,她與多明戈飾演的“夫妻”將歌劇與戲劇完美融合,在中國聲樂界引起極高震撼,堪稱完美。
與她合作過的指揮家包括:丹尼爾·歐倫、尼洛·桑提、丹尼耶雷·蓋提等。與她合作過的著名導演包括:法蘭高·齊費里尼、強 - 卡洛·德·莫納科、張藝謀等。她的多部歌劇電影于全球發(fā)行,如:與普拉西多·多明戈同臺首演的《納布科》、與丹尼爾·歐倫合作的《圖蘭朵》等。由她飾演女主角虎妞的國家大劇院原創(chuàng)歌劇《駱駝祥子》首次公演便轟動京城,之后于歐洲的巡演更再度引起世界主流音樂媒體的追捧。
孫秀葦是至今仍活躍于世界頂級歌劇舞臺上的極少數(shù)中國歌唱家之一,堪稱中國歌唱家的世界名片。
馬爾科·卡里亞飾 盧納伯爵
馬爾科·卡里亞是近年來意大利極富天賦的青年男中音歌唱家之一。他畢業(yè)于薩薩里音樂學院學習,隨之拿到了羅馬意大利國立圣切契利亞音樂學院的獎學金繼續(xù)聲樂學習。2005年起,與意大利著名女高音歌唱家Mirella Freni一起進行更深入的聲樂研究。在他的歌唱生涯中,贏得過多個國際歌唱比賽,其中包括:2004年蒂托·戈比國際聲樂比賽(評委會特別獎)和尼古拉·吉奧羅夫獎學金大獎。2005年,他贏得了盧西亞諾內(nèi)羅尼比賽,并獲得在帕多瓦舉辦的第20屆國際聲樂比賽的“Iris AdamiCorradetti”特別獎。2008年1月,他獲得德國城市朗多的艾默里奇·斯莫拉獎,這是德國最負盛名的音樂獎項之一,是由音樂編輯SWR Baden-Baden評出。這個榮譽只有獲得過國際重要比賽的歌唱家才能夠得到,卡里亞在2007年7月的普拉西多·多明戈國際歌唱比賽中獲得兩個大獎,其中一個最高獎項是觀眾選擇獎,由觀眾直接選出。
同時,2008年5月他與辛辛那提交響樂團合作完成了他的北美首演, 在詹姆斯·康倫大師的指揮下演出了威爾第的《命運之力》。2009年春天,與辛辛那提歌劇院合作演出了《唐·卡洛》,一年后演出了普契尼的《波西米亞人》。 2008-2009演出季,他與威尼斯鳳凰劇院合作了兩次,一次是《丑角》,一次是多尼采蒂的《瑪利亞·斯圖亞達》。2010年9月,卡里亞與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開始合作演出了《蝴蝶夫人》《西蒙·波卡涅拉》《法斯塔夫》和《拉美莫爾的露琪亞》等。
常與馬爾科·卡里亞合作的指揮家有:羅伯托·阿巴多、伊維斯·阿貝爾、馬克·阿爾莫里亞托、布魯諾·坎帕涅拉、鄭明勛、奧塔維歐·丹托尼、里加爾多·穆蒂、丹尼爾·歐倫、斯泰法諾·蘭澤尼等等。
他近期的演出情況為:在馬切拉塔的歌劇節(jié)出演《游吟詩人》;在博洛尼亞的科穆納萊劇院出演《弄臣》;在北京出演由瓦列里·捷杰耶夫指揮的《拉美莫爾的露琪亞》,以及在維也納國家大劇院演出的《愛之甘醇》。
阿爾弗萊德·達薩飾 盧納伯爵
作為柏林國家歌劇院首位駐院男中音,達薩成功塑造了多個歌劇角色,包括:《費加羅的婚禮》中的阿爾瑪維瓦伯爵、《女人心》中的古列爾莫(丹尼爾·巴倫博伊姆指揮)、《愛之甘醇》中的貝爾科雷、《塞爾利亞理發(fā)師》中的費加羅、《土耳其人在意大利》中的普羅斯多奇莫、《黑桃皇后》中的葉列茨基(丹尼爾·巴倫博伊姆指揮)、《約瑟夫酋長》中的約瑟夫酋長(漢茨·岑德作曲,全球首演)、《藝術家生涯》中的馬爾切洛、《蝴蝶夫人》中的夏普萊斯、《圖蘭朵》中的平、《曼儂》中的萊斯科(丹尼爾·巴倫博伊姆指揮)、《浮士德》中的瓦倫汀、《法斯塔夫》中的福德、《茶花女》中的父親阿芒和《游吟詩人》中的盧納伯爵。
達薩還頻頻受邀參加洛杉磯歌劇院的歌劇演出,飾演過的角色有:《塞維利亞理發(fā)師》中的費加羅、《圖蘭朵》中的平、《藝術家生涯》中的馬爾切洛、《達爾西·羅薩》中的塔德奧(改編自伊莎貝爾·阿連德的小說,由普拉西多·多明戈指揮)。下個演出季,他還將赴洛杉磯歌劇院,首次出演《采珠人》中的祖爾加。
20歲時,達薩就曾赴日本巡演,演出《女人心》(飾古列爾莫),不久后,他又陸續(xù)在密歇根歌劇院、舊金山歌劇院和柏林國家歌劇院演出了這一角色。他首次登上博洛尼亞市政劇院的舞臺,演出的是《法斯塔夫》(飾福德,由詹姆斯·康隆指揮),并隨后在漢堡國家歌劇院由西蒙娜·揚執(zhí)棒,演出了同一角色。2009年,達薩在格林德伯恩音樂節(jié)上首次飾演《愛之甘醇》中的貝爾科雷;2013年,在漢堡國家歌劇院參加本杰明·布里頓創(chuàng)作的《葛洛莉安娜》首演,完美詮釋了劇中羅伯特·塞西爾爵士。
達薩12歲時開始學習聲樂,就讀于墨西哥普埃布拉音樂學院,隨后考入墨西哥城音樂學院繼續(xù)深造。21歲時,這位墨西哥籍男中音加入舊金山歌劇院著名的青年藝術家計劃(Adler Fellowship),開始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完成青年藝術家計劃的學習后不久,他開始在北美和歐洲多家劇場演出,其中包括:在舊金山歌劇院、布魯塞爾莫奈皇家劇院和多倫多加拿大歌劇院演出的《藝術家生涯》(飾蕭納爾)、在熱那亞卡洛·費利切劇院演出的古諾歌劇《浮士德》(飾瓦倫。、在羅馬歌劇院演出的《灰姑娘》(飾丹迪尼)、在華盛頓國家歌劇院演出的《藝術家生涯》(飾馬爾切洛)和《塞維利亞理發(fā)師》(飾理發(fā)師費加羅)。達薩在《塞維利亞理發(fā)師》中,完美的塑造了費加羅一角,表演技藝可謂如火純情。他還在紐約市歌劇院新制作的《藝術家生涯》中再度扮演了馬爾切洛一角,演出作為“林肯中心現(xiàn)場直播”系列節(jié)目之一在全美境內(nèi)播出。
達薩合作過的著名指揮有:馬西莫·扎內(nèi)蒂、安東尼奧·帕帕諾、古斯塔沃·杜達梅爾、西蒙·拉特爾、丹尼爾·卡列伽利、丹尼爾·魯斯蒂尼、丹尼爾·歐倫、毛里齊奧·貝尼尼、長野健、安德里斯·尼爾森斯、安東尼奧·阿雷曼迪、拉基米爾·尤洛夫斯基和普拉西多·多明戈。他錄制的DVD有:《藝術家生涯》(與紐約市歌劇院,由PBS發(fā)行)、《愛之甘醇》(與格林德伯恩音樂節(jié),由OPUS ARTE發(fā)行)、《愛之甘醇》(與歌劇藝術館合作,由FONCA發(fā)行)以及馬斯奈的《曼儂》(與柏林國家歌劇院,由德意志留聲機公司發(fā)行)。他還參與了一些唱片的錄制,如《失竊的音符:威爾第詠嘆調(diào)和二重唱》(與帕爾馬歌劇團)和《里姆斯基-科薩柯夫:天使與惡魔》(與安娜·薩穆爾合作),兩張唱片皆由MSM錄制發(fā)行。
瑪麗安·高聶蒂飾 阿蘇茜娜
她職業(yè)生涯的開始就和之前的西米奧娜托一樣,在一些著名的歌劇院中擔任配角,之后在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維羅納劇場、羅馬歌劇院演繹的Azucena使她在國際上享有聲譽。參演過《游吟詩人》《阿伊達》《唐·卡洛》《羅恩格林》《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阿德麗雅娜·雷庫魯兒》《鄉(xiāng)村騎士》《命運之力》《納布科》《麥克白》《歌女喬康達》《化妝舞會》《安魂曲》《第九“合唱”交響曲》《魔幻之愛》。
牛莎莎飾 阿蘇茜娜
牛莎莎,中央歌劇院女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2007年榮獲法國“布朗熱歌曲”最佳演唱獎。2008年榮獲意大利曼多瓦舉辦的“第四屆馬爾蒂尼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2010年榮獲文化部第九屆全國聲樂比賽“文華獎”。2013年榮獲文化部“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優(yōu)秀青年演員獎”。
她成功塑造了眾多鮮活歌劇角色。出演過由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著名導演馬道·迪亞茨執(zhí)導的威爾第歌劇《游吟詩人》,飾演“阿祖切娜”;在中央歌劇院中國原創(chuàng)歌劇《霸王別姬》中飾演“虞姝”;赴意大利羅馬演出中央歌劇院威爾第歌劇《游吟詩人》,飾演“阿祖切娜”;赴意大利塔湖演出中央歌劇院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飾演“蘇茹基”;曾與“世界第一弄臣”意大利著名男中音里奧·努奇大師同臺演出歌劇《弄臣》,飾演“瑪達琳娜”;在中央歌劇院瓦格納鴻篇巨制歌劇《女武神》中飾演“齊格魯那”;在中央歌劇院瓦格納鴻篇巨制——尼伯龍根指環(huán)之三《齊格弗里德》中飾演“埃爾達”;在中央歌劇院瓦格納鴻篇巨制——尼伯龍根指環(huán)之四《眾神的黃昏》中飾演“瓦爾特洛德”;曾出演由意大利泰斗級歌劇大師皮埃爾·路易吉·皮茲執(zhí)導的意大利蓬基耶利歌劇《歌女喬康達》,飾演“勞拉·阿多諾”;在歌劇《假面舞會》中飾演“女巫烏麗卡”;在中國原創(chuàng)歌劇《冰山上的來客》首演中飾演“假古蘭丹姆”;在中央歌劇院大型原創(chuàng)歌劇《北川蘭輝》中飾演“白老師”,在《紅軍不怕遠征難》中飾演方瑤。
還曾成功在羅西尼歌劇《塞維利亞理發(fā)師》、譚盾歌劇《茶》、瓦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施特勞斯歌劇《莎樂美》中飾演女中音主要角色。
多次與國內(nèi)外著名指揮家合作,在交響音樂會中擔任重要獨唱、領唱部分。主要曲目有《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馬勒第二交響曲》、《馬勒第三交響曲》、威爾第《安魂曲》等。
作為中國藝術家曾訪問意大利、瑞士、美國、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香港、澳門和臺灣等地演出。
喬爾喬·朱賽佩尼飾 費南多
喬爾喬·朱賽佩尼生于馬薩,在克拉拉·福蒂的引領下開始學習唱歌,后在查爾斯·巴迪歐里、阿爾多·普羅蒂和維托里奧·羅塞塔的指導下開始專業(yè)研究。
1991年,他在洛阿諾歌唱比賽中獲得第一名。曾出演《阿伊達》《弄臣》《游吟詩人》《納布科》《西蒙·波卡涅拉》《麥克白》《唐·卡洛》《諾爾瑪》《圖蘭朵》《唐·喬萬尼》《本韋努托·切利尼》《瑪麗·斯圖亞特》《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夢游女》《少年維特的煩惱》。他曾與很多著名指揮合作,包括:科林·戴維斯、丹尼爾·蓋蒂、賈南德雷亞·嘉瓦賽尼、祖賓·梅塔、里卡多·穆蒂、約翰·內(nèi)爾森、丹尼爾·歐倫、里卡爾多·夏伊、羅貝托·阿巴多及佛呂貝克·德布爾戈斯。
關致京飾 費南多
國家大劇院駐院歌劇演員,國家一級演員。曾參演國家大劇院制作歌劇《駱駝祥子》《游吟詩人》《藝術家生涯》《山村女教師》《茶花女》《愛之甘醇》、《圖蘭朵》《趙氏孤兒》《弄臣》《西施》《羅恩格林》《費加羅的婚禮》《威廉·退爾》《冰山上的來客》《諾爾瑪》《歌女喬康達》《長征》《卡門》《麥克白》《阿凡提》《金沙江畔》《蘭花花》等。
當今中國最為活躍的男低音歌唱家之一,中國音樂學院考級委員會聲樂評委,高等院校高水平藝術團評委,東城區(qū)青聯(lián)委員。曾獲文化部第八屆全國聲樂比賽“文華獎”(政府獎)、文化部首屆“中國歌劇節(jié)”歌劇表演獎。
2005年考入世界著名歌唱家卡羅·貝爾岡齊大師班并獲獎學金,2013年在意大利的摩德納,從近六百名歌手中脫穎而出,考取政府全額獎學金,現(xiàn)師從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米雷拉·弗雷妮。第一屆“金色彼岸之聲”新人新作聲樂比賽優(yōu)秀獎,第三屆中國人唱外國歌電視大賽水晶獎。
主演作品:威爾第《安魂曲》,德沃夏克《D大調(diào)彌撒》,莫扎特《安魂曲》、《C小調(diào)彌撒》、羅西尼《圣母悼歌》;歌劇《江姐》、《原野》、《熱瓦普戀歌》、《莎樂美》、《蝴蝶夫人》、《魔笛》、《湯豪塞》、《茶》、《國王》、《弄臣》、《岳飛》等。
王璟飾 伊奈絲
王璟,女高音,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獲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歷及學位。曾在國家大劇院制作歌劇《卡門》中飾演“梅賽德斯”、《水仙女》中飾演“精靈”、《麥克白》中飾演“侍女”、《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飾演“麗莎”、《風流寡婦》中飾演“奧爾加”、兒童歌劇《阿凡提》中飾演“巴依老婆”。
除了參演國家大劇院歌劇以外,還曾在《狄多的仁慈》中國首演中飾演主角“塞斯托”、歌劇《茶花女》中飾演“阿尼娜”、歌劇《魔笛》中飾演“夜之侍女”、音樂會版歌劇《蝴蝶夫人》中飾演“鈴木”;北京音樂節(jié)音樂劇《西區(qū)故事》中飾演“羅莎莉亞”;中國交響樂團歌劇音樂會《卡門》中飾演“梅賽德斯”;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劇團原創(chuàng)歌劇《太陽雪》中飾演女兵隊長“蘇玉英”、原創(chuàng)歌劇《導彈司令》中飾演軍醫(yī)“安靜”、原創(chuàng)歌劇《天下黃河》中飾演“錢韻玲”。
扣京飾 路易斯
國家大劇院駐院歌劇演員。曾參演國家大劇院制作歌劇《茶花女》《水仙女》《方志敏》《風流寡婦》《圖蘭朵》《拉美莫爾的露琪亞》《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蘭花花》《法斯塔夫》《紐倫堡的名歌手》《夢游女》《茶花女》《西部女郎》等。
意大利帕爾瑪音樂學院歌劇演唱碩士。曾參加意大利文化部紀念威爾第誕辰200 周年項目《威爾第安魂彌撒》,在意大利及美國多個城市巡演,被《帕爾瑪郵報》評論為——“具有無可爭議表現(xiàn)的男高音”。并多次在帕爾瑪皇家歌劇院、帕格尼尼音樂廳、博洛尼亞市政歌劇院、卡薩爾馬焦雷市政歌劇院、瓜斯塔拉市政歌劇院等出演歌劇及音樂會。曾被選入博洛尼亞歌劇學校與博洛尼亞市政歌劇院聯(lián)合出品歌劇《奧林匹克》中擔任男主角克里斯坦。并在帕爾馬皇家歌劇院2014圣誕音樂會中擔任獨唱嘉賓。
主要獲獎經(jīng)歷:意大利“Voci dal Mediterraneo”國際歌劇比賽三等獎及特別獎,意大利“Carlo Zampighi”國際歌劇比賽三等獎,意大利“Maria Caniglia”國際歌劇比賽Lions特別獎,意大利“Opera Live”國際歌劇比賽-歌劇唐璜“Don Ottavio”角色獎,意大利Andrea Chenier國際歌劇比賽三等獎。
張洋飾 吉普賽老人
青年低男中音,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演員。曾在國家大劇院原創(chuàng)中國史詩歌劇《長征》中飾演方大福,原創(chuàng)歌劇《蘭花花》中飾演青年丁,在大劇院合唱團音樂會中多次擔任獨唱、領唱。2014年畢業(yè)于廣西大學藝術學院,師從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張曉農(nóng)教授,同年考入國家大劇院合唱團。
2013年獲得全國高等院校聲樂大賽一等獎;2012年獲得中國—東盟藝術教育成果展演一等獎;2013年獲得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朱塞佩·薩巴蒂尼大師班結(jié)業(yè)證書。
參演了《阿依達》《唐豪瑟》《長征》《冰山上的來客》等近20部中外經(jīng)典、原創(chuàng)歌劇的演出,并隨團赴上海、廣州、香港、新疆等地巡演數(shù)場。
曹瑞東飾 信使
2007年畢業(yè)于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2010年考入國家大劇院合唱團,現(xiàn)擔任合唱團男高音聲部副聲部長。曾在2015年國家大劇院制作歌劇《玫瑰騎士》中飾演動物商人及法尼納爾管家,2012年國家大劇院制作歌劇《洪湖赤衛(wèi)隊》中飾演春生,2012年國家大劇院制作歌劇《假面舞會》中飾演阿梅莉亞的仆人,2011年國家大劇院制作歌劇《趙氏孤兒》中飾演士兵乙。在合唱團工作至今,參與國家大劇院制作歌劇30余部。
演出團體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是中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駐院合唱團,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揮家吳靈芬擔任指揮。作為中國最高表演藝術殿堂所屬的專業(yè)文藝演出團體,合唱團秉承大劇院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被公認為是一支充滿無限潛能的專業(yè)合唱團。
伴隨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八年來的成長過程的,有諸多當今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藝術大師:包括著名導演弗朗切斯卡·贊貝羅、烏戈·德·安納、陳薪伊、廖向紅、田沁鑫等;著名指揮家洛林·馬澤爾、祖賓·梅塔、鄭明勛、梵志登、安東尼奧·帕帕諾、嚴良堃、楊鴻年、呂嘉、李心草、鄭健等;著名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奧·努奇、閻維文、戴玉強、莫華倫、廖昌永等。大師們對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有著很高的贊譽。
作為中國最優(yōu)秀的兩棲合唱團,他們積極參與國家大劇院制作的原創(chuàng)中外歌劇《西施》《運河謠》《洪湖赤衛(wèi)隊》《駱駝祥子》《冰山上的來客》《方志敏》《長征》《金沙江畔》《蘭花花》《圖蘭朵》《卡門》《茶花女》《漂泊的荷蘭人》《費加羅的婚禮》《阿依達》《弄臣》等五十多部作品的演出。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曾說“能和這些才華橫溢的青年藝術家們合作,是我的榮幸”。除歌劇演出外,國家大劇院合唱團還參演了許多大型聲樂作品及主題音樂會、歌劇音樂會。同時在《G20峰會文藝晚會“最憶是杭州”》《“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專場文藝演出》等重要政治演出中出色完成任務,受到各國政要的一致贊譽,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作為極具時代精神的歌唱使者,國家大劇院合唱團積極策劃參與周末音樂會、經(jīng)典藝術講堂。每年40余場公益演出為高雅藝術的普及與傳播貢獻自己的力量。除為廣大國內(nèi)聽眾奉獻精彩演出,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已經(jīng)成功出訪了歐洲、亞洲等多個國家和香港、澳門地區(qū),深受中外觀眾的喜愛。
新世紀的北京,充滿著高雅藝術的繁榮氣息,國家大劇院合唱團的年輕藝術家們把人生中最有活力、最有張力的青春時光奉獻給中國的歌劇和合唱事業(yè),不忘初心,踏歌前行! 廣州交響樂團 音樂總監(jiān):余隆
廣州交響樂團創(chuàng)建于1957年,發(fā)展至今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具藝術水準和藝術活力的大型交響樂團之一。作為迄今為止唯一在世界五大洲留下“音樂足跡”的中國樂團,是國內(nèi)外業(yè)界和媒體眼中“中國最具聲望的樂團之一”(《中國日報》)和“連接中國音樂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節(jié)點”(英國《金融時報》)。
現(xiàn)任音樂總監(jiān)余隆是活躍于國際樂壇的最杰出的中國指揮家,被紐約時報譽為“中國古典音樂屆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余隆于2003年5月起擔任廣交音樂總監(jiān),而他與廣交的首次合作則要追溯至1994年11月,2019/2020樂季也將迎來雙方合作的第25年。余隆目前還擔任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藝術委員會主席和中國愛樂樂團藝術總監(jiān),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和上海夏季音樂節(jié)的聯(lián)合總監(jiān),以及香港管弦樂團首席客席指揮。
廣州交響樂團是中國最早實行音樂季模式運作的職業(yè)樂團之一,2019/2020音樂季是樂團的第23個音樂季。1997年7月實行的體制改革是樂團發(fā)展歷程中的重大里程碑。從1998年5月開始推行音樂季,10月應邀在第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演出普契尼的歌劇《波希米亞人》,好評如潮,被譽為音樂節(jié)中一顆“引人注目的明星”,北京媒體評論:“‘廣交’迅速崛起于中國南方,進入了主流樂團的行列,是中國樂壇中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此后連續(xù)數(shù)年獲邀參加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的演出。
樂團與國內(nèi)外眾多著名音樂家保持著長期和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建立了廣泛緊密的國際性合作網(wǎng)絡。在過往的音樂季中不斷邀請來自國內(nèi)和世界各地的指揮家、獨奏家及歌唱家聯(lián)袂演出,演出曲目范圍涵蓋了巴洛克時期至現(xiàn)代派的作品,樂團的藝術水平得以迅速提升,聲譽鵲起。國際著名音樂大師潘德列斯基甚至稱贊:“這是我聽到的中國樂團最好的聲音”。2004年起,海外知名的藝術經(jīng)紀公司開始代理樂團的國際巡演與大型文化活動,樂團的藝術水準由此獲得國際業(yè)界更為廣泛的權威認同。
從2000年開始,樂團多次受文化部和廣東省派遣,出訪奧地利、德國、英國、法國、荷蘭、盧森堡、埃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比利時、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日本、韓國、泰國和新加坡等國家。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巴黎香榭麗舍劇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開羅國家歌劇院、悉尼歌劇院、紐約卡內(nèi)基音樂廳、波士頓交響音樂廳、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柏林音樂廳、威尼斯鳳凰歌劇院、佛羅倫薩威爾第歌劇院、瑞士盧塞恩文化會議中心音樂廳(KKL)、東京歌劇城音樂廳、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音樂廳、蘇黎世音樂大廳、日內(nèi)瓦維多利亞音樂廳、倫敦卡多岡音樂廳、曼徹斯特布里奇沃特音樂廳和伯明翰交響音樂廳等國際著名音樂廳及劇院登臺。2006年應邀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第15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和閉幕式上演奏。此外,還曾20多次參加香港藝術節(jié)、澳門藝術節(jié)和澳門國際音樂節(jié)的演出。2012年10月,赴臺灣參加“兩岸城市藝術節(jié)——廣東城市文化周”,在臺北兩廳院音樂廳和臺中中興堂舉行音樂會。2014年9月,在中國廣東省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結(jié)成友好省州35周年之際,樂團出訪澳洲參加“廣東文化周”,在悉尼市政廳音樂廳和堪培拉盧埃林音樂廳舉行兩場音樂會。2015年1月,應瑞士米格羅音樂演出系列邀請,在蘇黎世、日內(nèi)瓦、伯爾尼和圣加倫這四個瑞士名城巡演。2017年在中英建交45周年之際首次進入英國巡演,在倫敦、曼徹斯特和伯明翰這三個重要城市都舉行了音樂會,英國《衛(wèi)報》以“有極高修養(yǎng)的樂團”為題予以了報道和評論。2019年1月,樂團受邀參加首屆“坦托拉之冬”藝術節(jié),成為首支在沙特阿拉伯舉行音樂會的中國樂團。隨后,樂團還舉行了史上第七次歐洲巡演。走過世界各地的“音樂足跡”印證了樂團作為“音樂使者”為傳播中國文化和促進粵、港、澳、臺等地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
近年來樂團發(fā)展呈多元化。從2005年開始連續(xù)三年舉辦了由指揮大師夏爾·迪圖瓦擔任音樂總監(jiān)的“中國廣東國際音樂夏令營”,邀請了瑪莎·阿格里奇、加里·格拉夫曼、克勞斯·彼得·弗洛爾等多名音樂大師及20多位來自世界著名樂團的首席演奏家擔任導師,夏令營聲名遠播,亞洲各國學員紛至沓來。2010年11月第16屆亞運會在廣州舉辦之際,樂團同時舉辦了“廣東亞洲音樂節(jié)”,邀請了6個知名亞洲樂團及馬友友、郎朗、鄭明勛、譚盾、林昭亮、宓多里、王健、莎拉·張等17位國際著名的亞裔音樂家,演出陣容鼎盛,節(jié)目精彩紛呈。此外,樂團還與多個世界著名芭蕾舞團合作演出了十多部經(jīng)典芭蕾舞劇,制作及參與演出過多部音樂會版和舞臺版歌劇。委約包括潘德列斯基大師在內(nèi)的中外作曲名家為樂團創(chuàng)作的新作品,促進中國交響樂的發(fā)展。在每個音樂季中均安排室內(nèi)樂、普及、通俗、戶外及節(jié)慶音樂會等演出。2011年12月,創(chuàng)建了中國首個由職業(yè)樂團培訓及管理的青少年樂團——廣州交響樂團附屬青少年樂團(2016年8月更名為廣州青年交響樂團)。此外,由廣交音樂總監(jiān)余隆作為藝委會主席,邀請大提琴家馬友友先生擔任藝術總監(jiān)的 “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于2017年1月首次舉辦,隨即被業(yè)界稱為“翻開中國交響樂嶄新的一頁”。“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今后將每年舉辦。這些舉措,無不顯示出樂團全方位發(fā)展的策略。
樂團于2009年遷入位于珠江江畔、二沙島上的新址,這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現(xiàn)代化的新家無疑為樂團發(fā)展提供了更為優(yōu)越的條件和保障。在堅持自身特色的同時,樂團將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努力為中國交響樂事業(yè)的發(fā)展進行有益的探索。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