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史蒂芬·伊瑟利斯與慕尼黑室內樂團音樂會
“柔情傾訴”史蒂芬·伊瑟利斯與慕尼黑室內樂團音樂會 【開票】
演出時間:2019.11.10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2019.11.10 周日 19:30
藝術家 史蒂芬·伊瑟利斯 大提琴演奏家
來自英國的史蒂芬·伊瑟利斯是一名享譽全球的大提琴演奏家,有著極高的音樂素養(yǎng)和精湛的演奏技藝,他風格獨特、涉獵廣泛,既是獨奏家、室內樂音樂家,也是教育家、作家和電臺節(jié)目主持人。
作為協(xié)奏音樂會中的獨奏家,他曾與眾多國際知名樂團和指揮合作演出,其中包括柏林愛樂樂團、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倫敦愛樂樂團和蘇黎世市政廳管弦樂團。每個樂季,他都會在各大音樂中心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并與世界最棒的室內樂團合作演出,其中包括不萊梅德意志室內愛樂樂團,澳大利亞、馬勒、挪威、蘇格蘭、蘇黎世和圣保羅室內樂團,以及啟蒙時代樂團和巴洛克愛樂樂團等古樂團。他還獨辟蹊徑,邊演奏大提琴邊指揮室內樂團演繹古典樂作品。
近期的重要演出有: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在薩爾茨堡莫扎特周音樂節(jié)的演出;與洛杉磯愛樂樂團分別赴瑞士琉森和英國BBC逍遙音樂節(jié)完成托馬斯·阿代的《重見天日的場所》的世界首演和英國首演,緊隨其后的是美國首演,而后將與布里頓小交響樂團在阿姆斯特丹演出該作品,均由作曲家親自指揮;與倫敦愛樂樂團在倫敦和德累斯頓音樂節(jié)演出普羅科菲耶夫的E小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作品58號,由弗拉基米爾·尤洛夫斯基指揮;與啟蒙時代樂團演出海頓的C大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由亞當·菲舍爾指揮;與澳大利亞室內樂團在澳洲巡演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一號大提琴協(xié)奏曲。
演出團體 慕尼黑室內樂團
慕尼黑室內樂團以其創(chuàng)意非凡的曲目編排和渾然一體的和諧音色聞名于世,這得益于樂團自二戰(zhàn)后成立至今60余年的悠久歷史中逐漸形成的成員之間的高度契合。樂團為德國和其他國家的管弦樂團起到了創(chuàng)新和帶頭作用。過去幾年里,盡管都在演繹高難度的曲目,樂團還是成功地實現(xiàn)了購買聯(lián)票的觀眾數(shù)量增加了50%以上。
自2016/17樂季開始以來,出生于德國不來梅的克萊門斯·舒爾特成為慕尼黑室內樂團新一任首席指揮,并掌管包括他在內共計五人組成的藝術規(guī)劃委員會,其中兩位是由樂團任命的,另外的兩位來自樂團管理層。在他的帶領下,樂團繼續(xù)保持其一貫的大膽而富有想象力的曲目編排,將古典作品與當代音樂緊密結合。沒有先入為主的審美定勢,有的是永不止步的實驗精神,舒爾特和樂團對當代音樂帶來的純粹影響和其中蘊含的濃烈情感秉持一如既往的信賴。樂團最近的幾個樂季都有各自的主題,如“東方元素”、“戲劇”、“童年”、“隔離”和“改革”,而2018/19樂季則是要體現(xiàn) “同樂”的理念。
1995年,克里斯托夫·波彭出任樂團藝術總監(jiān),并確立了樂團鮮明的戲劇形象。從那時至今,樂團成功首演了80余部知名作曲家的新作,包括伊阿尼斯·克塞納基斯、沃爾夫岡·里姆、譚盾、查婭·車爾諾溫、格奧爾格·弗雷德里克·哈斯、帕斯卡·杜薩龐、薩爾瓦多·夏里諾以及約格·維德曼。樂團也向作曲家委約作品,其中包括貝艾特·福瑞、厄克-斯文·圖爾、托馬斯·拉切、米莉察·喬爾杰維奇、克拉拉·揚諾塔、薩米爾·奧德赫·塔米米、馬克·安德烈、彼得·魯茨斯卡、馬頓·伊雷什、米索拉夫·斯倫卡和曼修靈。
曲目
D小調交響曲 波凱利尼 曲
大提琴協(xié)奏曲 海頓 曲
——中場休息——
夜曲 柴科夫斯基 曲
“告別”交響曲 海頓 曲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