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雅——愛爾蘭的音樂歌后
恩雅,1961年5月17日出生于愛爾蘭多內(nèi)加爾郡圭多爾鎮(zhèn),畢業(yè)于愛爾蘭國立大學,愛爾蘭女歌手。1989年獲得世界性音樂大獎年度最佳新人獎和年度最佳女藝人獎。2001年創(chuàng)作《May It Be》,獲奧斯卡最佳電影主題曲獎和電影類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獎的提名;同年憑《A Day Without Rain》獲世界音樂獎年度最暢銷新世紀藝人獎和年度最暢銷愛爾蘭藝人獎,并獲美國Billboard總榜亞軍和新世紀榜冠軍。2007年獲得北愛爾蘭大學、愛爾蘭國立大學授予的兩座“榮譽博士學位”獎。2009年11月,恩雅的二十年精選《The Very Best Of Enya》(世紀典藏)專輯在全球發(fā)行。
關(guān)于恩雅的音樂:恩雅的音樂分為兩個時期。以千禧年2000年為分界線,恩雅在這之前和之后的寫作風格有些許不同。第一個時期在2000年之前,恩雅在這個時期主要發(fā)了四張專輯,分別是:《Watermark》,《The Celts》,《Shepherd Moons》和《The Memory Of Trees》恩雅的音樂第一個特點是帶有極大的民族風格,即帶有愛爾蘭的民謠性。在千禧年的分水嶺上,恩雅為《指環(huán)王》第一部電影獻上了片尾曲《May It Be》,其優(yōu)美旋律再加上《指環(huán)王》巨大的影響力,恩雅名聲大噪,恩雅輕音樂風格的印象也是從此時開始建立。然而這首曲子盡管提高了恩雅的知名度,但卻改變不了其創(chuàng)作能力的下滑與風格固定的桎梏。
21世紀之后,恩雅又發(fā)行了《A Day Without Rain》,《Amaratine》,《And Winter Came》,《Dark Sky Island》完整的四張專輯。在這里我們對第二時期的音樂風格不做過多的闡述。
恩雅的音樂成就:
1993年格萊美獎,最佳新世紀音樂獎,獲獎專輯《牧羊人之月》(Shepherd Moons)
1997年格萊美獎,最佳新世紀音樂獎,獲獎專輯《樹的回憶》(The Memory of the Trees)
2002年格萊美獎,最佳新世紀音樂獎,獲獎專輯《雨過天晴》(A Day without Rain)
2007年格萊美獎,最佳新世紀音樂獎,獲獎專輯 Amarantine
2002年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獎提名,提名歌曲 May It Be
在這里重點給大家介紹一下《May It Be》這首歌,《May It Be》是電影《魔戒》的主題曲。也是世界音樂天后恩雅的經(jīng)典代表作之一。恩雅以獨特的聲音,令人銷魂的顫音,唱出了人生的無常、曲折與離奇,音樂余音裊裊,經(jīng)久不息。聲音里充滿了憐憫的情懷,憂傷而又堅定,撫慰而又悲壯,對每個奮斗者,都是一種深入的關(guān)懷與療愈。有人說聽恩雅的歌曲,好像在接受洗禮,我想這也是恩雅的歌帶給我們最大的恩賜。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