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有家長會問起我,為什么我的孩子學小提琴都2年了,還是無法入耳。每當這種問題砸到我的頭上時,我會反問家長“孩子平時在家練琴嗎?一周練幾次,一次練幾個小時?練琴時家長會不會在旁邊陪練?”
其實,不光是小提琴,任何一種樂器學習,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練就不會!
學琴它不像是文化課學習,比如說數(shù)學,會背乘法表以后,3×3得9,碰到數(shù)學題就會做了;英語單詞把它一背,遇到它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可是器樂演奏不一樣,老師告訴你怎么彈,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情感的投入等等,你知道了但是你還不會。
怎么會?就是要動手練習!
有的靈氣一點的孩子練得時間短一點就會了,稍微遲鈍一點的孩子練得時間長一點才會,但是,大家注意,要想會,必須要練琴,不練就不叫真正的會。
什么叫“會”?
我會拉小提琴!我會寫毛筆字!我會畫畫!我會跳舞!我會……
會的共性,都是要親自做,都要按照章法來動手動腳。
手腳的動作沒有誰一開始就能支配的很好,都要通過反復的練習,形成動作記憶存在大腦里。
練琴其實也是一種動作記憶,和游泳、騎自行車這種體育運動是一樣的。
游泳,要注意手腳配合、調整呼吸,剛開始游的不好,只能游5米、10米,多練練就能游得遠了;
騎自行車,最重要是掌握平衡,爸媽在后面幫你扶著,騎著騎著就會了?墒侨绻闩滤ざ蝗プ龅脑挘烙嫷浆F(xiàn)在都還不會騎吧;
拉琴,從不會到會,一定伴隨著堅持不斷的練習。一旦離開練習,手指機能、指觸感覺、技術水準就會退化,直退到完全不會拉琴為止。
所以大家要注意:
一,學樂器必須要有過程!練習的過程!
二,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思考,認真、投入,并持之以恒!
三,只有聰明的孩子才會練琴,練琴的孩子才更聰明!
音樂里面器樂是最高貴的,它跳出了語言的范圍,用音樂來培養(yǎng)孩子的人格吧!你一定會受益匪淺!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