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學習興趣是使學生能長期堅持下去的一個基本保證。我的做法是在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學習二胡之前,首先要掃清初學二胡的三道障礙,即運弓關(guān)、持琴關(guān)、音準關(guān),這也叫先期“過三關(guān)”。
運弓關(guān):二胡的音準難以控制,拉弦時多數(shù)是按弦音不準,嚴重影響學習情緒,這時,家長也往往有厭煩心理,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就要迅速地解決運弓的第一關(guān)。要讓孩子輕而易舉地通過,又不感到深奧復(fù)雜,能盡快的掌握運弓的方法是不容易的,但教師只要講清講透運弓的道理及運弓中容易出現(xiàn)的一些毛病,一般來說,孩子初學運弓是會逐步掌握的。開始,可先引導他們先取弓段上其中弓部位,作分弓練習,然后逐步向弓子的兩邊迂回,以擴大運弓的長度來進行。要求學生盡可能把弓子拉直、拉平、拉穩(wěn)、拉勻,利用小臂拖著弓子運動,能避免燥音。
持琴關(guān):二胡的琴筒存放角度很重要,琴桿要稍稍向前偏左方向、琴筒的皮端要朝外偏一點,以不影響運弓為原則,雜音也就自然減少,所以第一步是要求學生學會運弓,掌握運弓的基本方法在運弓中不出雜音、燥音。第二步是要求小孩在鞏固左手運弓的基礎(chǔ)上,開始左手持琴練習。持琴姿式要求正確,手臂要自然放松,左手手指要形成半握拳式,很自然地平放在琴桿的千斤下方,虎口要稍稍松開,大姆指不要緊緊夾住琴桿,防止手指緊張,各手指要順音位而排到琴桿上,要自然地靠在虎口上,琴桿不得遮信臉部,稍向左前方,左手持琴的關(guān)鍵也是個放松的問題。
音準關(guān):持琴姿勢解決后,即可進行第三關(guān)的音階練習。音階練習(先以D調(diào)來練),首先了解各手指的音位名稱和指距關(guān)系,開始演奏第一把位內(nèi)的音階,一般一、二節(jié)課內(nèi)解決問題,講清音階排位指距及半音關(guān)系,反復(fù)讓學生試奏,教師反復(fù)給予糾正,直到拉熟、拉準為止。對學生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音準、指距、指序之間的關(guān)系和感覺,要啟動學生鍛煉聽覺能力。緊接著,可以布置一點簡單的小歌曲來練習,如“鄂倫春小曲”、“八月桂花遍地開”等,及時使小孩及家長們提高興趣,對促進學習很有好處。教師要嚴格地檢查每一位學生的演奏情況,對音準不標準、不規(guī)范的地方要及時糾正,不能輕易放過。在教學方法上,可采取集體、分組、個別演奏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以達到真正鞏固兩手基本方法正確并能協(xié)調(diào)起來的。
總之,如果這三關(guān)過得好,一般來說,家長安心了,孩子有了興趣。有的人也許要問,這不就成了二胡速成法了嗎?是的,這三關(guān)是要有點速成意識,目的是在少兒學習二胡的初期提高興趣,盡早入軌,然后在正常的二胡教學中,教師就要放慢速度,嚴格要求,循序漸進地進行。對每一節(jié)課都要緊扣不放,一步一個腳印,要求學生扎扎實實地學習,還要求家長來幫助、督促孩子,配合老師教學,完成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