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則上來講,放松就是不浪費力量。它在演奏中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盡量保持自然狀態(tài)。
二胡演奏中的放松取法于自然。我們說的放松并不是肌肉的完全松弛,如:坐時哈腰、駝背,好像比坐姿正直要松弛,但并不自然,也不利于演奏,因此不符合科學(xué)放松的原則?茖W(xué)的放松原則,是指絕不把勁使在不該用的地方,而要將力量集中用在必要的點上,具體舉例講,演奏時兩腿放平,兩腳著地是符合自然坐態(tài)的,但有些演奏者卻將左腿高高抬起,以腳尖點地,這部分的力量對演奏沒有起到什么輔助的作用,得到的卻是不雅觀的演奏姿態(tài)。又如,演奏時兩肩應(yīng)該自然下垂,這樣既輕松、美觀,又便于充分利用手臂的重量,但有的演奏者將兩肩抬起,浪費了這部分力量不說,還抵消了手臂下沉的重量,且姿態(tài)不佳。
再如:持琴時在上把位,左大臂與體側(cè)應(yīng)保持45度角,這是一個最佳的角度,既自然松弛,又利于演奏,可有些演奏者將大臂高抬成近乎90度角,這個抬臂的力量純屬浪費。當把位換至中、下把時,大臂應(yīng)該隨之而下降,與體側(cè)的角度變小,這是自然的,也是正確的,但如果大臂不隨之下降,仍保持與體側(cè)45度角,這就屬于緊張了。反過來講,如果在上把位,大臂就下垂,與體側(cè)角度過小,好像是松弛了,但不利于演奏,也不自然,回此也是不正確的。人的手呈半握拳狀是最自然松弛的,在按指時能保持最接近半握拳狀的手型是符合科學(xué)放松原則的,但如果強調(diào)用手指尖按弦,而不是用指尖與指面交界肉多處按弦,必然導(dǎo)致手指過度彎曲,只能引起手指緊張、不靈活、發(fā)音薄等不良后果。在拉弓時,右大臂過早抬起,或推弓時大臂不能及時收回,使大臂架起,既浪費了抬大臂的力量,又抵消了手臂下沉的重量,還使右半弓的發(fā)音難于控制,所以它也是不符合科學(xué)放松原則的,但有些二胡技巧非手臂緊張不能奏出,如:伸展按指、飛弓、彎柱法等等,這種為演奏所必須的緊張并非錯誤。總之,在演奏狀態(tài)上,包括坐姿、手型、動態(tài)等方面,講放松就一定要把握住自然與必須這兩個前提。
2、充分利用自然重力。
二胡演奏中弓子貼弦的力量,就主要來自于手臂下沉的重力,再經(jīng)過中指和無名指的動作來改變力的方向,從而形成弓毛對琴弦的一種斜向壓力。在以中強以下力度演奏時,手臂自身的重量已足夠提供弓毛貼弦的需要,在用很強的力度演奏時,可以采取身體微微前傾,將部分身體的重量加上,這樣也就完全能滿足弓子所需的貼弦度,而下需要再依靠肌肉緊張的力量來推壓弓子了。又如:左手由低把位向高把位換把時,只需虎口一松,手臂就會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根本用不著再人為地加什么力量了。再如:在演奏舒展、歌唱性的旋津時,一般運弓較寬,這時演奏者的身體可以隨著弓向微微左右擺動,使拉弓時身體的重心偏向右側(cè),弓子也會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輕松地拉出;同樣,使推弓時身體的重心偏向左側(cè),弓子也會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輕松地向左運動,等等?傊,在演奏中充分地利用自然重力,也是一個重要的放松技巧。
3、充分利用自然慣性。
物體運動就必然會帶來慣性,能充分地加以利用,它就會成為一直供力到換弓,那么弓子突然地反向運動,就會像全速向前行駛的汽車聚然倒車一樣,其慣性非但不能成為助力,相反還要抵消掉等量的有效動能。在運弓中手腕所起的緩沖作用。就是用來控制慣生運動的,更有一些弓法技巧,如:拋弓、自然跳弓、同向原位擊弓等等,本身就是利用弓子運動的慣性來演奏的,如果不能掌握其規(guī)律,是很難運用好這些技巧的。在樂曲中,有不少可以充分利用慣性輕松演奏的地方,就看演奏者能不能巧妙地運用它罷了。
4、左手不要強調(diào)保持手型。
如果我們將正在按弦的手指稱為“上班”手指,將暫時離弦的手指稱為“下班”手指;那么,當一個手指按在弦上,其它的手指如果不呈保留狀態(tài)。又不處于快速待命的情況下,就都應(yīng)該松弛成自然彎曲狀態(tài),而不要使手指緊張地懸于音位之上。這樣,可以使左手得以充分的休息。
5、在演奏長音時,弓毛要在發(fā)音的瞬間“抓”住琴弦,以奏出音頭。這時,右手當然要拿住弓子,給以一定的力量。但當長音發(fā)出后,右手就應(yīng)該隨即放松,以能保持琴弦正常地延續(xù)振動力度,而不必始終緊緊地抓住弓子不放。此時最好能使右手成為一種下意識狀態(tài),即:讓右手暫時從意識中消失,至下一個音奏出前,右手再加力準備發(fā)音。這樣,可以使右手經(jīng)常得到充分的休息,這也是放松的方法之一。
6、在一個樂句中,井非每個音都是重要的,都需要用力奏出。也如同我們平時講話。重要的詞就需要清楚、有力他講出來,不重要的詞就應(yīng)該柔和地輕輕一帶而過。那么在演奏時也同樣要區(qū)分樂句中的主音和輔音,根據(jù)樂曲情緒的需要,該強調(diào)的音符清晰地奏出,而將那些不該強調(diào)的音符輕輕地一帶而過。這樣,既可使音樂生動多變,又大大地減輕了演奏時的勞動強度。
7、如有伴奏,要將以伴奏聲部為主的樂句或段落的表演權(quán)交給伴奏樂器,獨奏者則可放松輕奏,既得以休息,又使二胡的音色在再次出現(xiàn)時給人以新鮮感,豐富了樂曲的演奏,一舉數(shù)得。
8、在必須用勁強奏的樂句之前故意放松輕奏,一方面可保存實力,另一方固可與后一樂句形成強烈的對比,增加演奏的戲劇性,效果非常好。
9、即興調(diào)整緊張度。一首樂曲的演奏,總是在時刻不斷地變化中進行的,這種受化,并不完全是預(yù)先處理好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演奏者在表演時的即興發(fā)揮。越是優(yōu)秀的演奏家,這種即興發(fā)揮就越是豐富,越是精彩。我們在演奏時,緊張度是需要隨著音樂的展開即興地調(diào)整的。這種緊張度包括動作上的和心理上的,當自我感覺稍緊,或一段緊張的音樂過;就要及時地放松;過一段以后,又要適當?shù)鼐o張一下,就這樣在有松有緊、有強有弱、有連有頓、有長有短等各種變化和對比中完成一首樂曲的演奏。這種即興的變化,是演奏者樂感和經(jīng)驗的具體體現(xiàn),井沒有多少規(guī)則可言,有一句名言叫做:‘藝無定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xué)習(xí)門戶
高胡 高胡又稱粵胡、南胡。是本世紀三十年代,著名廣東音樂家呂文成將二胡習(xí)用的絲弦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