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音
連音是吉它中的一個重要的技巧,也是掌握倚音、回音、顫音、漣音等技巧的基礎(chǔ)。連音分同音連音和異音連音兩類。在樂譜上的符號是條弧線,稱為“連線”或“連音線”。
同音連音,實際上它就是音符的延長,彈奏起來很容易,只要用右指彈出連音的第一個音符就行了,以后幾個音符不彈,讓左指按著不動,直到這些音符的規(guī)定時值。
連音的主要是異音相音。同弦上的連音較常用,上行時彈上行連音,先把較低的音符用右指彈出,然后用左指用力地落在較高的音符上。這個較高音符是靠弦的余震和左指的敲擊出聲的。
下行時彈下行連音,先用右指彈出較高的音符,然后用按在這個較高音符上的左指斜勾出較低的音符。
注意:較低音符若不是空弦上的音,則在勾之前一定要用其它左指事先按住較低的音符。在不同弦上的連音一般不常用,它的奏法和在同一弦上的奏法有所不同;上行時,左手同時按住要連奏的兩個音符,右手拇指從較低的音符滑彈到較高的音符上去,也就是拇指有兩個彈撥的動作。下行時,右指彈較高的音符,接著用左指使勁敲打出較低的音符。
三個或三個以上音符的連音奏法,和兩個音符的奏法很少使用。
倚音
倚音有前倚音和后倚音兩種,它們的寫法都是用較小的音符寫在普通音符的角上,前倚音寫在普通音符的前面,后倚音則在后。演奏時占用普通音符的一部分時間。按占時多少又有長、短倚音之分,占用普通音符一半的時值的倚音叫長倚音,只占很短一部分時值的倚音叫短倚音。
前、后倚音的彈奏方法大致一樣,只不占時先后不同,前倚音占前,后倚音占后。倚音的演奏方法和連音奏法比較相似,但又有所區(qū)別。在同一弦上時,它的奏法和連音一樣。在不同弦上時,小音符和普通音符要分別彈奏。
當倚音附在和弦音符上時,除了倚音后面的音符較晚出現(xiàn)外,倚音和其余幾個和弦同時奏出,那個較晚出現(xiàn)的音緊跟著倚音用連音奏法奏出。倚音也可以有兩個或兩個音以上,叫復倚音。
注意:復倚音的彈奏方法雖和普通一個倚音的奏法一樣,但倚音數(shù)目多了后,容易超出規(guī)定的時值,或與旋律音符平分秋高氣色,使旋律音符占時過短。所以,彈奏這類音符時,一定要動作敏捷,切忌拖泥帶水。
回音
回音是一種出現(xiàn)在主音符前面的上下輔助音。這些輔助音都是以圍繞主音符級進行的形式出現(xiàn)的,從不跳進。從主音符上方開始的叫上回音,從主音下方開始的叫下回音。
回音可以帶升、降變化記號。要變化主音上方的音應把變化記號寫在回音記號的上方。要變化主音下方的音應把變化記號寫在回音記號的下方;匾暨可以和倚音結(jié)合在一起。
回音記號寫在兩個音符中間的奏法是:回音出現(xiàn)在第一個音的后面,并且以第一個音為臨時主音,圍繞它作上下級進,回音中的最后一個音落在臨時主音上,組成四個音。
顫音
在音符的時值內(nèi),用一個主音和一個比主音高一度或半度的音,以非?斓乃俣冉惶娣磸偷貜椬啵彤a(chǎn)生了顫音效果。顫音的記號是“tr”或“tr~~”。根據(jù)不同的演奏方法,分為下面三種:
(1)用連音奏法奏出時值內(nèi)的顫音。
(2)彈出主音,把主音上方的音用連音奏法奏出。
(3)在兩根不同的弦上用左手按住兩個音符,然后用右手兩個或三個手指彈出。
漣音
漣音是顫音的一個片斷,所以有人把漣音叫做顫音,而把顫音(Trill)叫做大顫音。
漣音有上漣和下漣之分,吉它上用上漣較多,通常在同一根弦上彈奏。上漣音的記號是“~~”,下漣音的記號是“~~”,右手彈出第一個音符后,左手用力一按,再一勾,就成了上漣音,下漣音則相反。
滑音
滑音按其滑動的方向分有:由低音滑向高音的上滑音;由高音滑向低音的下滑音。按右手的動作來區(qū)分,有前一個音要撥,后一個音不要撥的連滑音,和前后兩個音都需要彈撥的斷滑音。
除少數(shù)情況,一般滑音都在同一弦上進行,上滑音和下滑音的奏法相同,但上滑音比下滑音容易發(fā)出聲。另外,在吉它上,較快的滑音比較慢的滑音的效果好,近距的滑音比遠距的滑音效果好。
連滑音的奏法是:左手手指按在弦上用右指彈出第一個音,然后用同一個左指緊貼在面板上,作平滑柔和地移動,到達指定位置。即靠弦的余振把經(jīng)過音(半音階式的滑音效果)和最終音發(fā)出來。
在連滑音中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就是滑音的兩個音之間只相差半度,即小二度關(guān)系,在吉它上只相差一個音品。這時滑音的效果是無論如何也聽不出來,而和連音效果倒差不多,不過,其奏法仍屬于滑音性質(zhì)。采用這種方法大都是為了運指的方便,因為它等于換了一個把位。
斷滑音的奏法是:右手先彈出左指按著的第一個音,然后用這個左指緊貼指板平滑柔和地移動到指定位置,用右指把最終音再彈一下。
奏滑音時左指可不必拘泥于同一個指頭,根據(jù)需要在滑的過程中可以換指。
換指的方法一般有兩種:順勢換指和逆勢換指。
順勢換指,即在上行時用下面的手指替換上面的手指,在下行時用下面的手指替換下面的手指。用這種方法不會使滑動的手指超出第二個音符的位置 。具體方法是:按第一個音符的手指按連滑音的方式向第二個音符的位置滑動,在滑到另一個手指能夠按到第二個音符的同時,馬上把另一個手指按下,按在第二個音符的位置上。
逆勢換指,即上行時用上面的手指替換下面的手指,下行時用下面的手指替換上面的手指。這各方法會使滑動的的手指超出第二個音符的位置,因此使用時很有可能一不小心使超出第二個音符的音響了起來。這時正確的方法是:按第一個音符的手指照連滑音的方式向第二個音符的位置滑去,在滑到第二個音符位置的一剎那,手指松開,同時馬上把另一個手指按下,按在第二個音符的位置上。
在不同弦上的滑音也可用斷滑音奏法奏出,但這種滑音其二者之間的經(jīng)過音不能全部滑奏出來,而只能滑奏出其中的一部分。如何滑奏這一部分經(jīng)過音呢?一般認為這一部分經(jīng)過音放大滑音的前一個音符所在的弦上比較合適,同時經(jīng)過音的終止端不能有太明顯的痕跡,應該讓它漸弱,含糊些,以免后一個音符出現(xiàn)時產(chǎn)生一個大跳的感覺。
注意:滑音,特別是換指的斷滑音的演奏方法很多,不僅僅局限于為上幾種,有些演奏家用自己的獨特方法,同樣能得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有的人在滑音時注重滑音的前一階段,而讓后一階段逐漸淡化;又如在逆勢的換指斷滑音中,用前后兩個音符所需的兩個手指同時按在指板上滑動,在滑動的過程中巧妙的換指,等。總之,要注重效果,特別是換指滑音,不要讓人聽出換指的痕跡,使滑音自然,賀滑。
雙音的滑音方法和單音的滑音方法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