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重慶紅旗河溝的楊生平先生捐獻出家里一本古琴譜
12月4日下午,家住重慶紅旗河溝的楊生平先生捐獻出家里兩本古琴譜,這是他的祖父——民國時期我市大實業(yè)家楊少五用過的琴譜,距今已經有近百年歷史,珍藏在家中半個多世紀,卻無人能識。
據(jù)已年過六旬的楊生平介紹說,清末民初重慶第一錢莊天順祥的掌柜楊庭五喜歡古琴,兒子楊少五,也就是他的祖父也精于古琴,從十來歲就彈得一手好琴,家里藏有唐宋元明等朝代數(shù)十床古琴。上世紀四十年代,馮玉祥、于右任常常到他們家論琴,他們有時打用骨頭做的麻將,有時談論國事,有時一起撫琴,房間里常常余音繚繞。
他還記得,當年祖父專門有一間琴室,紅木打造的桌椅、琴臺,每天都會關在里面彈一兩個小時,如癡如醉,不準有外人打攪。楊少五當年是重慶知名的實業(yè)家、慈善家,商會會長,資產很多,對中醫(yī)、收藏都很有研究,特別愛古琴。
當年,荷蘭人高羅佩也曾經前來學琴。據(jù)了解,高羅佩是荷蘭職業(yè)外交官,通曉15種語言,曾在上世紀40年代任荷蘭駐重慶使館一秘,他對中國古樂頗有造詣,知道楊少五琴技高超后,也前來學習,經常來家中切磋琴藝!爱敃r這位洋人很虛心,認真學習每一個古琴知識。”
楊生平說,除了自己的姑姑楊清如習琴,其余幾個子女都沒有學古琴,家中的兩本琴譜是經過文化大革命等唯一保存下來的,上面的文言文語言很生硬,難以理解。
據(jù)了解,目前我市深諳古琴的市民并不多,大約只有一二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