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陽電視臺建臺30周年文藝晚會上,沈陽出生的女高音歌唱家幺紅的歌聲再次打動觀眾。晚會結(jié)束后,本報記者對她進行了采訪。
一提到歌劇,人們就會想到“高不可攀”。幺紅說,其實,最早歌劇在意大利也是戲院里的通俗表演。
有人說,中國沒有成熟的歌劇演員,只有歌唱演員,因為大家都只唱歌曲,很少有人能唱完整的歌劇。對此,幺紅認為,在中國歌劇演出機會的確不多,而歌劇又對演員的積累要求特別高,但是,她仍然很樂觀,畢竟已有越來越多的觀眾從接觸歌劇選段的音樂會開始愛上歌劇。
談到她怎樣從一個音樂學(xué)院的普通學(xué)生成長為國內(nèi)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時,幺紅說:“我是1991年從中央音樂學(xué)院畢業(yè),也是從跑龍?zhí)组_始做起。從學(xué)生時代起,我就很用功,一有空閑就琢磨吐字、背譜和聲音的表現(xiàn),如果不是這樣,一定不會有今天的我!蔽覈缆暸咭舸蠖喑鲎员狈,南方女子很少,記者問這是為什么時,幺紅說,梁寧就是廣東人,但唱得一樣很好。美聲相比民族唱法技術(shù)要求更高,但這可以通過訓(xùn)練解決,關(guān)鍵要把聲音放開。
幺紅曾經(jīng)用美聲演繹《彎彎的月亮》、《天路》等流行作品,是因為美聲創(chuàng)作的歌曲太少的原因嗎?幺紅表示,可以這樣說,美聲歌曲太少了,所以往往只能翻唱,但不是什么歌都適合用美聲唱,也是挺難的事。不管怎么說,任何一首歌,不管你用什么唱法,唱好聽了,讓觀眾記住了,這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