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胡演奏者在長弓方面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點:
1、弓子運行不平直。
2、運弓時手腕動作不正確。
3、換弓時腕部有上下動作。
4、運弓的始動點不正確。
5、在換弓中手腕轉換的瞬間,左手手指突然松開,造成換弓痕跡過大。
6、運弓中壓速比例不恰當,致使音質(zhì)不理想。
7、有的演奏者習慣于多用弓子左(中弓至弓尖)三分之二的弓段,而對右(弓根)三分之一的弓子卻很少用到,甚至根本不用。
8、演奏時弓毛不能呈扁狀貼弦,而是呈圓狀,以致碰到兩根弦而發(fā)出不必要的雜音。
9、運弓過程中拇指位置游移。
五、演奏者在換弦方面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慢(中)速換弦時,手臂不必要的前后擺動過多。
2、換弦時翻手腕。
3、換弦時弓子上下跳動,這是手臂的上下運動造成的。
4、換弦時內(nèi)外弦的音質(zhì)、音量不均衡。
六、演奏者在分弓方面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拉推弓聲音不平衡。
2、拉推弓動作上下掂動。
3、演奏分弓時手腕或肘部動作過大。
4、兩手配合不佳。
七、演奏者在連弓方面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弓段分配不佳。
2、在連弓中用弓子打拍子。
3、運弓力度不均衡,常常表現(xiàn)為“棗核”弓。
4、拉推弓的音質(zhì)和音量不均衡。
5、一弓內(nèi)音符的時值不準確。
八、演奏者在快弓方面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右臂動作“軸”沒有放在小臂中間部位。
2、弓子打圈,不能保持“平──直”運行。
3、貼弦度偏低,使快弓的發(fā)音含渾不清,缺乏顆粒性。
4、拉推弓發(fā)音不均衡,將快弓奏成類似“瘸腿”式的效果。
5、兩手配合不密切,常常表現(xiàn)為左手動作滯后。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