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諾爾德·勛伯格
阿諾爾德·勛伯格1874年9月13日生于維也納,1951年7月13日卒于美國洛杉磯。勛伯格是一個自學成才的作曲家,小時候家境貧寒,十六歲時父親去世。這些不利的環(huán)境并沒能阻止他熱愛音樂和學習音樂的決心。他八歲時開始學習小提琴,以后又自學大提琴,參加業(yè)余樂隊,而且自己嘗試著作曲。他經(jīng)常如饑似渴地去聽音樂會和歌劇,從中得到學習和熏陶。父親去世以后,由于家境日益困窘,他到一家銀行當了辦事員,以增加一些家庭收入。就在這個時候,他偶然結(jié)識了作曲家亞歷山大·策姆林斯基,并跟他學了幾個月的對位法,而這就是后來成為現(xiàn)代音樂杰出作曲家的勛伯格所受到的唯一的正規(guī)音樂教育。從此,他開始了音樂創(chuàng)作生涯。1897年,他的處女作《D大調(diào)弦樂四重奏》問世。
1901年赴柏林,在一個酒館樂隊任指揮,后到斯特恩音樂學院任教。后來又回到了維也納,于1910年擔任了音樂學院的和聲教師。此后,來往于維也納和柏林兩地,幾乎沒有中斷過教學活動。他的學生中最著名的是奧地利作曲家A.貝爾格和A.von.韋貝恩(他們師生三人常被稱作新維也納樂派)。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后,阿諾爾德·勛伯格于1915—1917年在奧軍服役。1918年組織維也納私人音樂演出協(xié)會,專門演出20世紀的新音樂。戰(zhàn)后在柏林普魯士藝術(shù)學院任教。1933年,納粹上臺后勛伯格離職移居美國。1935—1944年先后在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和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任教。1941年他取得美國國籍,在那里定居,直到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