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晚,當這首《難忘今宵》的旋律在耳邊唱響的時候,我總覺得有淚盈眶,心潮起伏,作曲家王酩的音容笑貌,宛如就在眼前。
我國當代著名作曲家王酩先生離開我們已整整十四年了,他留給我們那么多、那么好的作品《妹妹找哥淚花流》《邊疆的泉水清又純》《知音》《角落之歌》……這些旋律已經(jīng)成了流淌在中國人心中永遠的記憶。
我的夫君與王酩是莫逆之交,他們的友誼早在青年時代就已建立,因為這層關(guān)系,我對王酩就有了多一層的了解。夫君常常是王酩作品的第一個聽眾,盡管王酩的嗓子有如“莎士比亞”,但夫君依然愛聽他的演唱。王酩憨態(tài)可掬的相貌和舉手投足間透溢出音樂的靈性,他每一次演唱都是在傾訴積蓄在心里的感情。王酩到上海,第一個要找的就是我的夫君,于是兩人以酒代茶,促膝談心,直至深夜,一醉方休。
王酩給我們介紹了《妹妹找哥淚花流》《難忘今宵》等歌曲的創(chuàng)造過程,尤其是當說到施光南向他請教《妹妹找哥淚花流》中第一句為什么中間旋律不連續(xù)時,他幽默地說,寫《妹妹找哥淚花流》這首歌時,我住在延安東路哥哥家,那些天我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每天下午到大世界附近去轉(zhuǎn)悠,去尋找靈感。
王酩愛酒,而《難忘今宵》就是酒醉初醒后的靈性之作。他說:“那天夜里做夢,夢見他在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二年級時,青春年少,就創(chuàng)作出了鋼琴組曲;還夢見了他到中央樂團工作后的甜美初戀……早上醒來時,夢境依稀,他隨口哼唱:“難忘今宵,難忘今宵……”他抓住了靈感這瞬間的火花,趕緊爬起來記錄,《難忘今宵》一氣呵成。
王酩的歌記錄了一個時代,可惜他辭世時僅62歲,那是1997年的冬天,11月28日的中午,王酩外出散步時突發(fā)腦溢血,被人送上出租車時尚能說出自己家的地址,但沒被送至醫(yī)院便陷入昏迷,七天以后,溘然長逝,那天是12月5日中午11時07分,一位杰出的作曲家離我們而去了,當日傍晚,北京突降大雪,一夜之間,天地盡白,造物者用這樣的儀式送別這個用旋律來詮釋生命的音樂人。
難忘王酩,難忘他的旋律。
來源: 新民晚報(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