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是誰?你知道人生如蕊?你知道秋花,開得為何沉醉!吹吹!吹吹!你知道塵世的波瀾,有幾種溫良的類?你講講啊;脆,脆,脆。
蕭友梅歌曲的旋律進行和節(jié)奏變化一般都比較平穩(wěn),篇幅大部分比較簡短,曲式偏重于上下對稱的方整性結構,因而特別適合傳唱。
當時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剛剛起步,音樂教育的學科范圍問題雖然早在民國初期就被音樂教育家意識到了,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卻忙于為爭取穩(wěn)定的音樂教育地位而吶喊,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教育立法與制度建設上。蕭友梅認識到當時普通學校音樂教育貪大求全的弊病,指出,現(xiàn)行音樂課程內(nèi)容過于復雜,涉及看譜、練聲、獨唱、分部合唱、器樂、樂理、和聲、曲體學、音樂史、音樂美學等等,幾乎等于音樂專科的全部課程,在普通學校有限的時間內(nèi),不可能完成。他認為,必須明確學科范圍,才有利教學。經(jīng)過數(shù)年的努力,普通音樂教育學科范圍被基本確定,音樂教學也基本上局限于音樂基本知識、音樂基本技能和音樂欣賞這三部分內(nèi)容。蕭友梅提出的這一普通音樂教育學科范圍至今被沿襲。
蕭友梅的音樂教育思想,緊緊抓住了當時普通學校音樂教育體系的主要特征,充分體現(xiàn)了當時中國社會狀況對學校音樂教育提出的要求,在音樂教育界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比如,他注意從美育理想入手來抓普通學校的音樂教育。蕭友梅指出,根據(jù)美育原則,可以利用音樂的感化力量,來美化學校生活,陶冶學生德行——這是音樂功課的第一目標;至于學習音樂技能當為第二目標,以歌唱激勵時代熱情則為附帶目標。他的這個觀點成為當時最為著名的音樂教育經(jīng)典論斷,即使在今天看來也仍然閃耀著真知灼見,蘊含著音樂教育的藝術規(guī)律。
參考資料:
1、《蕭友梅全集》(第一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版。
2、《蕭友梅編年紀事稿》,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7年版。
3、蕭友梅《今樂初集》,商務印書館1922年版。
4、《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人民音樂出版社·華樂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單位:四川音樂學院聲樂二系(成都)
原載《文史雜志》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