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7,著名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議組成員賈達群教授來到音樂學院為廣大師生作《結構詩學》系列學術講座。
賈達群教授從什么是音樂作品的結構及其特點入手,總結了20世紀音樂結構的特點,他強調(diào),音樂是既看不見,又摸不著的,但音樂是所有藝術形式中最具有結構力的。音樂即是有結構的音響,而沒有任何結構意義的音響也就不成其為音樂。他要求要求大家以后在分析現(xiàn)代作品的時候,要著重考慮音樂分析的目的,要了解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內(nèi)在意味,逐步把握形式中的細節(jié),逐漸深入到作曲家的內(nèi)在精神中去,完全是逆向的還原者,追尋每個音符去尋找蹤跡,通過這種解讀,使分析者自己受到熏陶、提升藝術修養(yǎng)、提高藝術境界。要用更敏銳的觀察力去觀察,捕捉聲音——音樂,詩化的聲音。
賈達群教授還擔任教育部全國藝術碩士(MFA)專業(yè)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出國留學評審專家、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主任、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教育委員會理事、上海音樂家協(xié)會理事、上,F(xiàn)代音樂學會會員、上海新室內(nèi)樂團行政總監(jiān),多部音樂作品獲國際和國家級大獎,在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舉辦的音樂節(jié)上,被中國及世界各地樂團演奏,獲得廣泛的好評,被國際樂壇認為是“中國結構主義作曲中最有才華的青年作曲家之一”。
本次學術講座由江蘇省音協(xié)、我校教務處、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主辦,音樂學院作曲系和音樂學系承辦。通過這次講座,不僅使音樂專業(yè)尤其是作曲專業(yè)的廣大師生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路;也提升了學校的學術理論研究氛圍,在廣大師生中間反響熱烈,獲得一致好評。(音樂學院 詹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