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快速波爾卡,作品第214號(Tritsch-Tratsch, Polka schnell, op.214)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作于1858年,管弦波爾卡舞曲。又譯為《嘰嘰喳喳波爾卡》或《嘰嘰嘎嘎波爾卡》。全曲有聲有色地表現(xiàn)了婦女們嚷著、笑著和愉快地閑聊時的情景,是作者的波爾卡舞曲中較為流行的一首。
約翰施特勞斯是一個非常風趣的人物。他善于獵取生活中的某一現(xiàn)象或事物,對它們進行藝術性的描繪,《閑聊波爾卡》便是一例。
當時,在維也納,舞會十分盛行。在舞會上常常見到有些多嘴多舌的婦女湊在一起交頭接耳、嘰嘰喳喳、說長道短、評頭品足。約翰施特勞斯對這種現(xiàn)象十分討厭,于是他用婦女們交頭接耳“特利奇,特拉奇”(即“嘰嘰喳喳”)的聲音為名,寫了一首波爾卡,對她們進行諷刺。
樂曲用復三部曲式寫成。速度很快,描繪了婦人們在舞會上湊在一起嘰嘰喳喳閑聊的形象。前面有個簡短的、波爾卡節(jié)奏的引子。主題用了些大跳和休止符,描繪婦人們閑聊時面部多變的神色。副題比較舒展,與主題形成對比。
然后是一個過渡性的段落。它先用一系列帶斷音的八分音符,并不斷向上升級,而每升一級都回到原來的音上,來描繪婦女們喋喋不休的閑聊。這種聲音頻繁地出現(xiàn)是令人心煩的。
樂曲的中間部分,樂譜上標明Trio(三聲中部),它由木管樂器主奏,聲音輕快,用來描繪婦人們的耳語。它有一個主題和一個副題,帶有幽默、風趣的特色。然后,第一部分再現(xiàn),接尾聲。在尾聲里,作曲家用一系列十六分音符,并用突強突弱、忽高忽低的對比手法,對這種多嘴多舌現(xiàn)象進行了勾畫和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