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年輕作曲家無法取得建立聽覺經驗的機會。如果一個作曲家聽不到自己的音樂創(chuàng)作,是沒有機會進步的。作曲是一個奇特的職業(yè),必須經過二度創(chuàng)作,必須有人演奏出來。只有反復聽,反復琢磨,才能確立自己的風格。”——陳其鋼
從去年開始,國家大劇院推出了“青年作曲家計劃”。今年,第二期計劃再次面向青年作曲家們發(fā)出邀請。在為期一年的征集工作進入收官期前,“青年作曲家計劃”首席評委、旅法作曲家陳其鋼到上海音樂學院與作曲系學生交流。
首期“青年作曲家計劃”共征集75部音樂作品。經過國內外7位專業(yè)評委歷時半年的評審和篩選,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交響樂團、中國廣播電影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與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等,展演了8部入圍作品。最終,杜薇、劉暢、金秋月3人分別憑借《裊晴絲·驚夢》、《花問》、《水墨三幀》三部作品獲獎,三人平均年齡只有25歲。
今年9月4日,陳其鋼之子陳雨黎因車禍在瑞士蘇黎世去世,年僅29歲。陳雨黎出事當天,正是陳其鋼與法國廣播電視臺相約商討青年作曲家計劃合作事宜。接到噩耗后,他強忍悲痛向法方推介中國作曲家的作品和潛力。約談結束后,陳其鋼走到一片空曠草地上,泣不成聲。
剛經歷喪子之痛的陳其鋼,目前已經恢復。在上海音樂學院的交流,是陳其鋼近一個多月來第一次面露輕松和笑容。
第二屆“青年作曲家計劃”周期改為兩年,一年收集作品,第二年評判,有諸如法國廣播電視臺等更多國外機構參與。陳其鋼說,希望用更充裕的時間來做這件事,使這件事更加國際化、更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