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風之先生像
蔣風之,1908年4月27日生,宜興新建后留墅(今新建鎮(zhèn)留樹村)人。
1915年9月蔣風之上私塾,又先后在官林第三高小(官林小學)、江蘇省立第二農(nóng)業(yè)?茖W校(蘇州農(nóng)校)、上海國立音樂學院讀書,1933年畢業(yè)于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歷任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京華美術?茖W院、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北京師范大學、國立北平藝術?茖W院講師、副教授、教授。1950年任天津河北師范學院音樂系主任,并在中央音樂學院兼課。1956年被評為高級二級教授。1957年11月至北京藝術師范學院音樂系執(zhí)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音樂學院復校,蔣風之被任命為副院長。曾兼任中國文聯(lián)委員、全國音協(xié)理事、北京二胡研究會顧問等職。
蔣風之自幼聰明伶俐,不僅讀書用功,成績優(yōu)秀,而且對音樂有著特別濃厚的興趣,常到村里王老四家中去聽笛子和二胡演奏,王老四成了他的音樂啟蒙老師。1924年,他結識了從師中國二胡演奏藝術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近代二胡演奏的一代宗師劉天華的同鄉(xiāng)、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儲師竹先生,并從他那里獲得劉天華先生的二胡曲譜《病中吟》、《月夜》。新的曲譜和新的二胡演奏技巧,使他豁然開朗,演奏水平得到明顯提高。1927年9月,蔣風之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學院,成為該校第一屆學生。他以琵琶專業(yè)為主科,師從平湖派琵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朱荇青先生兩年多,除副修鋼琴外,還專門向音樂教育家、指揮家吳伯超先生學習二胡。1929年,蔣風之考入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后,有幸?guī)煶卸髱焺⑻烊A,主修小提琴專業(yè),兼修二胡,副修琵琶與鋼琴。他勤奮好學,備受劉天華器重。在樂曲的意境表現(xiàn)、演奏的手法處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劉天華的真?zhèn),成為劉天華大師第一代優(yōu)秀傳人。
蔣風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民族音樂事業(yè)。1932年“一·二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野蠻殘殺的強權政治和國民黨反動派喪權辱國的可恥行徑,激起了億萬人民的義憤。面對黑暗的現(xiàn)實,蔣風之盼望東方的曙光早日來臨,而漫漫長夜卻似乎沒有盡頭,于是百感交集,創(chuàng)作了二胡曲《長夜》,抒發(fā)了他憂國擾民的沉重心情。全曲分三段:(一)在漫漫的長夜中徘徊;(二)急切地盼望曙光的來臨之欲沖破黑暗;(三)奔向光明的未來。1937年日軍占領北平,蔣風之堅決不與親日的當權派合作共事,因此兩次失業(yè)?箲(zhàn)勝利后,他不怕威脅,不為利誘,拒絕為蔣介石祝壽演出。1946年,他化妝成民間戲班的琴師,秘密訪問了已解放的張家口,解放區(qū)欣欣向榮的景象,使他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乇逼胶,他決定舉家投奔解放區(qū),后來因為內戰(zhàn)爆發(fā),交通梗阻,而未能成行。不久,在四場反內戰(zhàn)的音樂會上他在演出前的解說詞中增加了抨擊當局,歌頌光明的內容。例如,在《空山鳥語》的解說詞中說:“神州大地的人民啊!桎梏正捆綁著你們的腳和手,人還不如鳥兒自由”;在奏《光明行》前的解說詞中說,“黑夜漫漫,終究有一盡頭,災難重重,必將迎來自由,肩并肩,手挽手,團結前進,光明就在前頭”。這四場音樂會,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
建國后,蔣風之在發(fā)展我國民族音樂事業(yè)的道路上不斷追去,不斷探索前進。他潛心鉆研,深刻領會名曲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表演的意境,學習名家的演奏技巧和表演風格,并進行再創(chuàng)作,新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他演奏的古典名曲達到了“不失其本色,又豐富其本色”的藝術高度。
1950年,北京人民廣播器材廠錄制他演奏的《韓宮秋月》、《良宵》。這是解放后灌制的第一張二胡唱片。蔣風之成為解放后第一個錄唱片的二胡演奏藝術家!稘h宮秋月》經(jīng)蔣風之的20多年的磨煉,已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此片成為蔣風之的代表曲目并被公認為二胡演奏曲的經(jīng)典曲目。
高胡 高胡又稱粵胡、南胡。是本世紀三十年代,著名廣東音樂家呂文成將二胡習用的絲弦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