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對外稱“安徽交響樂團”。樂團始建于1956年。交響樂團在堅守“高雅藝術”這塊陣地,推動交響樂事業(yè)的發(fā)展已走過了五十年的歷程,1956年由葉志強擔任指揮演奏的肖斯塔科維奇《第十一交響曲》為起點。一批有著良好的音樂修養(yǎng)、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演奏經(jīng)驗的音樂家為人民奉獻了一臺臺、一部部經(jīng)典名曲,多次受到著名指揮家、交響樂同行和廣大觀眾的贊譽。
交響樂團在五十年的藝術實踐中,演奏了肖斯塔科維奇的《第十一交響曲》、貝多芬的《命運》、《田園》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e小調第五交響曲》、比才的歌劇《卡門》組曲、德沃夏克《e小調第九交響曲》、《第八交響曲》等中外名曲。
交響樂團在指揮家葉志強的帶領下,磨合、成熟。在著名指揮家李德倫、黃曉同、曹鵬、陳貽鑫、俞峰、曾田宏昭(德國)、張國勇、彭家鵬等人的指導、幫助下,藝術水準不斷提高。今天,年輕的指揮徐宏正以蓬勃的生氣,帶領樂團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交響樂團多年來與諸多演奏家合作,為安徽人民奉獻了許多優(yōu)秀的精神食糧。蔡崇力、許忠、孔祥東、盛中國、陳亦峰等的加盟,為提升樂團的社會影響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交響樂團在演奏中外名作的同時,積極排演新了創(chuàng)作的鋼琴協(xié)奏曲《天仙配》、管弦樂《安徽民歌主題隨想曲》、交響詩《飄揚吧,軍旗》等,提升了樂團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高雅藝術”更加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群眾。
交響樂努力拓展對外交流演出,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在深圳劇院、在廣州星海音樂廳等地的演出,為宣傳安徽,提升安徽的美譽度做出了貢獻。
交響樂團愿以自己的成功與進步為安徽的奮力崛起做貢獻、為安徽人民爭光彩、為交響樂事業(yè)奏出更加華美的樂章。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