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聲歌劇三杰”之一的貝里尼的名作《諾爾瑪》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后數(shù)日,9月19日、21日羅西尼的《威廉·退爾》接踵而至。但這次不是在歌劇院演出,而是以歌劇音樂會的形式在音樂廳舉行,而且經(jīng)過了大幅刪節(jié),4個多小時長的全劇壓縮到了100分鐘內(nèi),對于喜歡“原汁原味”歌劇的聽眾,這樣的呈現(xiàn)方式能夠接受嗎?
在聽到國家大劇院制作的歌劇音樂會《威廉·退爾》之前,我也是懷有此種疑慮的人之一。在音樂會上聽歌劇,我有過非常愉快的經(jīng)歷,但也有過難以接受的,尤其是所謂“半舞臺”的semi-stage呈現(xiàn)。國家大劇院的《威廉·退爾》證明,以帶投影的音樂會呈現(xiàn)這部歌劇不僅完全可取,甚至有在歌劇院演出所不及之處。獨唱與合唱,完全以清唱劇的方式演出,無任何表演,有一種與這部歌劇的史詩風格契合的古典風范。因沒有舞臺表演而缺失的,由音樂本身更專注、熾熱的表現(xiàn)而得到充分補償。多媒體投影所提供寫意的、提示性景觀,不僅引領聽眾徜徉于瑞士美麗的湖光山色,而且在關鍵時候對于聽眾想象力有著最有效果的激發(fā)。最典型的在于全劇的高潮、第三幕中,當威廉·退爾一箭射中放在他兒子頭上的蘋果那一刻,舞臺上方的畫面,綠色的蘋果如火般迸射,與音樂的強烈爆發(fā)水乳交融,撼人心魄,妙不可言。這是在歌劇院里觀此劇難有的體驗。
獨唱陣容之強,是此次《威廉·退爾》贏得喝彩的一個重要原因所在。喬瓦尼·梅歐尼的威廉·退爾和馬里奧·澤菲里的阿諾爾德,不僅演唱精湛,而且對角色的領悟非常到位。宋元明的瑪?shù)贍柕驴胺Q完美,第二幕的詠嘆調(diào)《茂密的森林》演唱得精彩絕倫,將這位美麗的公主內(nèi)心的愛情表現(xiàn)得極為細膩感人。緊接著序曲后的合唱、第一位引吭高歌獨唱者——飾演漁夫羅迪的石倚潔,有著不可思議的漂亮高音,那種為羅西尼、多尼采蒂和貝里尼所特有的清澈嗓音。
在壯麗的終曲大合唱中,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唱出聲震云宵的恢宏之音。羅西尼在尾聲起始處標出的表情指示是“Maestoso”(莊嚴地),與這段音樂的莊嚴感何等契合無間!C大調(diào)的旋律豁然開朗,洋溢著令人心曠神怡之美。不斷重復的可愛音型,極為形象地描繪了“清且漣漪”的湖面,漸強的音樂,引領聽者進入“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壯闊之境。柏遼茲對這段音樂的詩意描述——“瑞士牧歌優(yōu)美地飄揚于融諧的和弦之上,自由瑞士的頌歌聲震云霄,就像正義人們的祈禱那樣莊嚴感人!薄趨渭沃笓]下,得到了最生動的兌現(xiàn)。
在我看來,美中不足在于,在這種經(jīng)過刪節(jié)、高度緊湊的歌劇音樂會演出中,字幕與演唱的對應還不夠嚴謹。投影設計師塞爾喬·梅塔里的多媒體虛擬舞臺如果能更貼近劇情,會更有助于對劇情的領會。
□王紀宴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