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迪給自己新一輪的巡演定名為“王者幻想”,是2014年初推出的專輯《王者幻想》的現(xiàn)場演繹,曲目也從原來以肖邦、李斯特等浪漫派而擴展開來!巴跽摺焙汀盎孟搿笔欠謩e從其曲目貝多芬《第五鋼琴協(xié)奏曲“皇帝”》和舒曼《C大調幻想曲》來的,前者是貝多芬所有鋼琴協(xié)奏曲中結構規(guī)模最大者,也是西方鋼琴音樂文獻中龐大者之一,變化無窮主題旋律、波瀾壯闊音色音響,需要力度、速度、層次多變的繁難演奏技術,是極難駕馭的協(xié)奏曲之一;后者是充滿著熱情幻想的浪漫派代表作之一,它情感極度控制、意境微妙深邃,與貝氏后期作品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對于這樣兩部高難度作品的集中展演,鋼琴迷們自然充滿期待。但在音樂會現(xiàn)場及見面會等環(huán)節(jié)后,大家普遍覺得音樂會的演繹與其創(chuàng)意名實不符,很多樂迷頗感失望。筆者深思其中,覺得原因可能如下。
一是李云迪的言論與其演奏詮釋有一定差距。李云迪認為“王者”是自己心中的理想,在實現(xiàn)自己的王者理想的過程中,要“面對挑戰(zhàn),需要不斷進取,不斷突破,最終戰(zhàn)勝困難,戰(zhàn)勝自我。更希望自己能在音樂方面有不斷的追求和突破”,希望借此實現(xiàn)自己音樂的突破,給樂迷以新的體驗。“演奏這兩部作品既需要艱深的技巧,更需要無窮的想象力。”他進而認為需要精益求精、力爭完美、做自己的王者。既然有如此的高遠、高調的理論,觀眾自然會將其與世界經(jīng)典的演奏版本相比較,卻發(fā)現(xiàn)他現(xiàn)場演奏在音樂呼吸、強弱的起伏都有不暢之處,尤其是曲間露出瑕疵時的慌亂更使其難有君臨天下的王者之氣。
二是活動主題創(chuàng)意太多而難以實現(xiàn)初衷。李云迪2013年巡演的創(chuàng)意是“中國鋼琴夢”,2014年延續(xù)的“王者幻想”自然要更進一步。他希望自己能不斷地追求和突破,“夢”主題是傳遞正能量、讓人們積極自信的文化理想,是李云迪事業(yè)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他要繼續(xù)不斷突破自我,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夢想,只有從王者層面來幻想了。可相對于2013年的成功,去年的主題難符其演奏風格。《第五鋼琴協(xié)奏曲“皇帝”》是“最能代表貝多芬獨特、自信的特質,同時也是貝多芬最具浪漫色彩的一部作品”,需要的不是單一狀態(tài)和情緒。炫技性、思想性、音樂性、大眾性,他都想要。楊瀾評價說他是變化太多,沒有方向。李云迪仍拿昔年的“夢”思路演繹新的“王者幻想”,自然難以完美演繹兩首超高難度著稱的曲目,創(chuàng)意雖好但初衷難現(xiàn)。
三是問題增多而瑣事纏身。近年來,古典明星娛樂化的趨勢也在李云迪身上亦有體現(xiàn)。在電視娛樂節(jié)目、流行娛樂圈都滿是他的身影。此外,他還愛好跑車,喜歡不同引擎發(fā)出的聲音,眷戀速度與激情。受娛樂的沖擊,李云迪問題增多、瑣事纏身,“已不再是一位純粹的鋼琴家,不再是一位純粹的古典音樂者”(朱丹評),更難言是一位完美主義者,而趨向一位“超級明星”了。無怪乎楊瀾要在訪談節(jié)目中寄望他的鋼琴音樂世界一直純凈,建議他要進行自我調節(jié)了。
18歲奪得肖邦鋼琴演奏大賽的金獎,后得到漢諾威音樂和戲劇學院以色列著名鋼琴大師阿里·瓦迪教授及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的栽培的李云迪,作為波蘭“榮耀藝術”文化勛章、全球第一本肖邦護照等各類榮譽的獲得者,應該說不缺名利。詩人氣質的鋼琴家更需要“才華馥比仙,氣質美如蘭”、內外一致的氣韻美、動靜結合的靈動美,但在盲目的娛樂追隨中,他不僅浮現(xiàn)缺乏智慧的固定程式化的動作及表情,表面的靦腆更掩飾的是思考力不足。“有氣則有勢,有識則有度,有情則有韻,有趣則有味。”本來內秀書卷氣的李云迪在遭遇娛樂沖擊后不再“知音解味”而深究,而是“牛嚼鯨吞”求即用。當音樂回不到其本身,而是展現(xiàn)為高大上附庸品的時候,情感的滋養(yǎng)、生命的表達就僅存娛樂層面了。娛樂還是愚樂?美國學者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中認為,當下的文化嚴謹性、思想深刻性正在逐漸被娛樂和簡單的快感所替代,“一窩蜂”的形式使人乏味和審美疲勞。筆者希望曾經(jīng)書卷清雅的李云迪能重回博學、謙遜、高雅、悲憫情懷的鋼琴詩人氣度中去。(王安潮)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